韓信連忙躬身施禮道:“一切,皆是信之過。啟稟主公,各位將軍……其時,諸多勢力之中,最強大的當是項羽和劉邦,其他各路諸侯如,燕王,齊王,魏王等等,大約十幾個諸侯,地盤不是很大,兵力也強弱不一。最大的敵人卻是秦,秦國的子嬰占有巴蜀和關中。秦雖然沒有什麼名將,也沒有很強的士兵。可是他們擁有地利之便,如果想要強攻的話,肯定會死傷慘重。”
張曉恒想了想以後開口說道:“我想……此刻秦未滅,也許是諸侯之間有什麼齷齪之事,才沒有能夠齊心合力的滅秦。”
韓信躬身說道:“是,主公說的是。此刻的秦是一個穩固點,諸侯都有想要一統天下的野心,隻是都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於是便托庇於劉邦和項羽的身下。而秦自子嬰上台之後,清明政治,所以後方穩固,大家就更加不想力拚而損耗自己的實力。”
張曉恒坐了下來,用手指慢慢敲擊著桌麵,發出了奇怪的聲音,然後開口說道:“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來扶助子嬰。慢慢的消化掉他們,如果還有機會的話,就把那些小諸侯順手一起收拾掉,來擴充我們的實力。”
韓信小心說道:“是,主公所說極是。隻要我們能夠適當的幫助秦,到了一定時候,秦國受到了擠壓,自然就會首先想到我們……”
張曉恒聽韓信這麼一說,再一次站起身來,正準備說些什麼,一個小兵匆匆忙忙的跑了進來說道:“報……啟稟主公。項羽大營已經人去營空,彼人走的匆忙,很多輜重都沒有攜帶。此刻我們已經有人在大營之中進行收拾……另。外麵來了很多騎兵。他們自稱是韓王信的人,要求韓將軍出去答話。”
張曉恒十分好奇的問道:“好了,既然已經處理好了,就行了。不過,怎麼又多出一個韓信來?”
韓信立刻解釋道:“騎兵主公。此韓王信本是戰國時韓襄王之孫。在沛公劉邦於河南作戰時,韓王信加入沛公軍中成為韓將,跟隨沛公進入關中。秦亡後,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韓王信跟隨他進入漢中。後來劉邦出兵打敗三秦並占領關中,承諾將來會封韓王信為韓王,先拜他為韓太尉,派他帶兵攻取韓地。
後來韓王信攻取了韓十餘城,當漢王來到河南後,韓王信猛攻項羽所立的韓王鄭昌,迫使鄭昌投降,劉邦便立韓王信為韓王。後來韓王信在滎陽失守時向楚投降,不久成功逃回漢營,劉邦又立他為韓王,韓王信跟隨漢軍擊敗項羽,平定天下。最後韓王信獲封國於潁川一帶,定都陽翟。
漢高祖六年春,劉邦認為韓王信封地乃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擔心韓王信日後或會構成威脅,便以防禦北方胡人為名,把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以晉陽為都。韓王信上書請求把都城改至馬邑,得到劉邦批準。後來匈奴攻馬邑,朝廷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劉邦更致書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擔心會被誅,便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進軍太原。
高祖七年冬,劉邦親自帶兵擊敗韓王信,韓王信便逃到匈奴那裏。劉邦追擊時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劉邦在脫險後便退兵了,此後韓王信有時率匈奴軍侵擾邊境。高祖十年,韓王信派人遊說駐守代地的陳豨起兵反漢。高祖十一年,韓王信又與匈奴侵漢,占領參合,漢將柴武致書韓王信,勸他歸降,韓王信婉拒,最後韓王信戰死。直到他來到了這個世界……”
張曉恒聽韓信這麼一說,立刻猛的一拍桌子說道:“原來是個漢奸啊!我生平最恨的就是漢奸……雖然他可能不是第一個漢奸,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是,我一定要先殺了他,為後世的人做一個警戒!”
張曉恒轉過身來對我部宗行說道:“元帥,想那匈奴乃是草原蠻族,必須習慣於馬上作戰的部族去對付才可以。此次,我要全殲,務求一個都不放過。”
我部宗行立刻行禮道:“末將明白。末將這就去安排一切,不過還要麻煩少主,上了城頭,拖延一段時間,末將才好調集兵馬。”
韓信也開口說道:“主公可與我一起上城,敷衍那廝。然後暗開角門放諸將出門,才好防守一搏。”
張曉恒道:“好,我們立刻就行動,千萬不可以錯過每一個機會。我不想放過那些隻會殺人掠劫的匈奴,還有那些為虎作倀的漢奸!”
諸將立刻站起,各自就位道:“是!”
眼看著任務已經分派,所有的人都進入了各自位置。張曉恒和韓信,已經其他暫時沒有任務的將領步上城頭想要看一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