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去,布陣之人沒見到,卻不小心看到了一副宛如人間煉獄的可怕景象。
這裏似乎剛剛遭遇了一場慘烈的戰鬥,士兵們橫七豎八的倒在一個山穀之間,真可謂是屍橫遍野、流血漂櫓。
而且很顯然是單方麵的屠殺,死掉的士兵都是統一宋軍的打扮,似乎在這大漠裏待的時間很長,衣服鞋帽均已破舊不堪,人也都是麵黃肌瘦的樣子,臉上都掛著不甘的神情。
一位年輕的將軍立在當中,渾身上下都被利箭紮成了刺蝟,仍然以劍做拐,雙目圓睜,似是要和敵人決一死戰。
一塊破舊的軍旗倒在一邊,上麵寫著一個巨大的“林”字。
無塵子不問世事已久,自然不知這到底是什麼軍隊,又為什麼會死在這裏。畢竟兩國邊境交鋒已久,遇見一些來不及打掃的戰場也屬正常。
隻是無塵子生平一向對麵容姣好之人懷抱最大的善意,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純粹的外貌黨,看到如此英俊瀟灑的將軍橫死邊疆,不由得心底裏就生出了一絲惋惜之意。
於是他沒急著走,在周邊溜達了溜達。
這一溜達,就看出問題了。
山穀的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四個方位的地上皆繪有淡淡的圖形,四周又有細細的紅線相連,若是不留心的話根本不會注意到。
果不其然,他曾經看到的那根光柱就是在此產生,而這些枉死的士兵隻怕都是陣法的一部分。
無塵子也算修道已久,卻從未見過這等詭異霸烈的陣法,更不知它是作何用處。
不論布陣之人是誰,都肯定是喪心病狂之輩。居然如此拿生命當兒戲,還不知是要搞什麼陰謀詭計,肯定不是正統教派。
一縷殘存的怨氣飄蕩在旁邊,在炙熱的陽光下冒著焦灼的熱氣,馬上就要消散開來。
怨氣成形,那該是多大的委屈和不甘。
“也罷,這就是因緣。既然上蒼讓我遇見你,就表示你命不該絕。”無塵子歎息著,一時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施法收了這縷怨氣,隨手拿起地上散落在一邊的一副《滿江紅》,將怨氣注入進去。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副詩詞寫的鐵畫銀鉤,氣壯山河。
這幅滿江紅看起來應該是這隊士兵帶過來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是中間那位寧死不倒的年輕將領所作。由它作為容器暫存這縷怨氣,最為合適。
除此以外,無塵子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