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六十七 滅蕭伐宋(2 / 3)

宋國倒是很有骨氣啊!

於是,莊王親率大軍討伐宋國。

老實說,這宋國也真是眼瞎,都到了這份田地居然還不願意向楚國輸誠,非要抱晉國的大腿。對此,我也是很無語啊!

楚軍一至,宋國頓時人心惶惶。趕緊向晉國求救。

這一次求救報告送到了國君晉景公的手上,而不是正卿荀林父的手上。這也算得上晉景公重掌晉國大權以來麵對的第一次重大抉擇。

晉景公沒有找六卿開會,而是自己聖斷獨裁,準備不日發兵宋國。

消息一出,六卿居然都默不作聲。

對此,晉景公很高興。他認為自己終於找回了晉國國君的榮光。

但大夫伯宗卻很不高興。他認為晉景公在作死。

於是,伯宗趕忙向景公進諫:“出兵這是不行的。古人有話說:‘鞭子雖然長,達不到馬肚子。’上天正在保佑楚國,不能和他競爭。晉國雖然強盛,能夠違背上天嗎?”

伯宗的“鞭長莫及”和“楚強晉弱”理論雖然是客觀事實,但惹的景公很不高興。畢竟,自己第一回做晉國的主,這要是食言而肥,自己的麵子往哪裏擱啊!

景公很糾結。

見此情景,宗伯同誌決定加一把火。

他接著說:“俗話說:‘高高下下,都在心裏。’河流湖泊裏容納汙泥濁水,山林草野裏暗藏毒蟲猛獸,美玉也藏匿著斑痕,國君也得忍受點恥辱,這是上天的常道。君王還是等著吧!”

這話說得很有玄機。

什麼叫“高高下下,都在心裏”?

擺明了說景公你雖是晉國國君,但在有些人心裏你不一定高高在上。

而什麼河裏的汙泥、草中的毒蟲、美玉的斑痕很顯然是在隱喻那些像趙盾、郤缺一樣的“革命派”。

說白了,就是雖然景公你如今在晉國占據了上風,但“革命派”那幫人是賊心不死啊!當初他們之所以一敗塗地就是由於和楚國對上了,您怎麼還能去和楚國較勁呢?萬一出了什麼差池,六卿絕對會對您群起而攻之,到時候景公您剛到手的大權隻怕不保啊!

麵子事小,權力事大。如夢方醒的景公果斷地把自己出兵的計劃書扔進了垃圾桶。

不過,完全不管不顧也不行啊。於是景公派了解揚去忽悠宋國,說晉國的援軍馬上就到。

反正宋國遲早會投靠楚國的,不如現在忽悠忽悠它,讓它和楚國好好幹幾架,也算是“廢物利用”了。晉景公的打算真是相當的陰險。

當然,這些東西解揚並不知道。他還真的以為晉國會出兵,一接到命令就著急忙慌地往宋國跑,恨不得把兩條腿當成四條腿用。

解揚跑的很急,所以也沒有喬裝打扮一下。途徑鄭國的時候被人給認了出來。要知道,當年荀林父把鄭國忽悠的那叫一個慘啊,差點被楚國滅了社稷。憤怒的鄭國人看到解揚自然也沒什麼好臉色,直接把他抓了起來。

之後,解揚就被送到了楚莊王的麵前,綁著。

再之後,楚莊王不僅親自替解揚鬆綁,還很客氣地請他吃飯。

老實說,這已經不是莊王第一次見到解揚了。或者說,這已經不是解揚第一次被楚軍俘虜了。當年,他就被蒍賈給抓過一次。

莊王很客氣,解揚很不客氣。坐下來就開始扒飯,吃飽喝足直接就說您有什麼話就說吧,藏著掖著也挺累的。

莊王一看,上道!

於是就掏出了一份大禮,很實在、很晃眼的大禮。

看來楚莊王真是很了解晉國“收黑錢”的國家特色,一上來就扔出顆“金元炸彈”。

解揚沒動。

倒不是解揚很廉潔,而是收黑錢有收黑錢的規矩,先得聽聽對方的要求再說。

莊王的要求就一個:告訴宋國人晉國不準備派兵來救他們。

這個倒是可以有。解揚沒說話,手腳麻利地把錢收了起來。

莊王一看就知道這事兒算是談成了。

第二天,莊王就派人帶著解揚登上觀望敵人的巢車,居高臨下地向宋國都城裏麵喊話。

解揚大叫:“晉國正聚集全國的軍隊來援救宋國,宋國雖然形勢緊迫,但千不要投降楚國,晉軍馬上就要趕到了!”

宋軍一聽士氣大震,而楚軍則一個個開始竊竊私語。本來大好的一副局麵居然讓解揚的一席話給攪了個亂七八糟。

楚莊王相當生氣,相當相當的生氣。作為一個天才型的國君,從來隻有莊王耍別人的份,還沒有人能耍過他。

於是,莊王煮了滿滿一個大鼎的開水,準備給“說謊”的解揚一個下輩子都難忘的教訓。

在古代,砍人腦袋實在算不上苦大仇深,畢竟脖子一涼也就過去了。可這個“大煮活人”就比較痛苦了,極其能刺激人的痛感神經還一時半會兒死不掉,想想都讓人覺得汗毛倒豎。

解揚被押了過來,眼看著就要被投入大鼎了。跟所有電視劇裏一樣,人死之前,殺人的總是會嘴賤,忍不住要和囚犯磨嘰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