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算保守計算,在過去5年到未來5年的十年當中,頁岩氣可能每年能夠為美國帶來2000億美元以上的新增GDP,直接拉動美國GDP增長1%~1.5%。這種情況下,全美商業經濟協會(NABE)預測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2.4%並不讓人意外,其中半數是由於頁岩氣所拉動的;另外,2012年,美國人口增長227萬(或0.73%),拉動經濟增長0.5%以上。
伯南克當然是幸福的:通過印鈔讓股市大幅增長、地產複蘇;而借助頁岩氣、人口紅利,讓美國經濟的根基更加牢靠,且拉動了GDP至少1.5~2個百分點。
同樣采取量化寬鬆的歐洲、日本和英國則情況完全不同了。
首先看日本,安倍采取了比美國更激進的貨幣政策,雖然也抬高了股市,但是,連帶的負作用並未減少。4月,日本連續第10個月出現了貿易逆差,達到86億美元,這也是1979年以來最大的單月逆差。沒錯,日元貶值是有利於日本的機械、電子產品出口,但是,也會抬高進口能源和其他產品的成本。出口同比增長了3.8%,進口卻增加了9.4%,出口企業受益、其他企業和民眾埋單,這筆買賣未必能賺。
其次,我們看歐洲,3月歐盟貿易順差158億歐元,看起來不錯?且慢,其中德國的貿易順差就占176億歐元,去掉德國,已經是逆差!實際上,歐盟也好,歐元區也好,去掉德國之後,總體是逆差為主的狀態。因為歐盟本身的能源並不豐富,能源逆差和日本相似,隻是稍好而已,況且德國之外的製造業競爭力也在呈現相對下降趨勢。
英國不在歐元區,貶值更為激進,但是3月份商品貿易逆差仍為91億英鎊。這是因為,英國原來是一個能源自給型國家,近年來隨著北海油田的日益枯竭,開始變為石油進口國。英國石油天然氣產量自從1999年達到270萬桶油當量/日的水平後一直處於減少狀態,2011年英國石油天然氣產量達到180萬桶油當量/日,這種巨大缺口加上英國不斷萎縮的製造業,讓英國的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發達的金融、製藥和航空航天業難以彌補。
所以,我們看到,國內的貨幣超發,確實可以刺激本國的資本品大漲價,股市容易從中受益。但是,美國、歐洲、日本的CPI都沒有顯著變化,甚至從地產上來說,日本、歐洲的地產價格也沒有明顯反映——供求關係仍然是更為重要的根本原因,貨幣隻是杠杆。同樣,壓低本國貨幣,確實利於本土企業的出口,但是,這未必能夠帶來貿易順差,還要看該國家的進出口結構。最終,到底對本國經濟的利弊分析,也難以一刀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