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幫扶向明(2 / 2)

誰想陳文義迅速起身,上前來對著他端端正正地也行了一個禮。

向明十分錯愕,“陳將軍這是何意?下官不過是四品禦史,如今受皇上責罰,很快又要受到貶謫了。”

他失笑,“陳將軍何必向我行禮,這是自輕了。”

陳文義道:“向大人既然還未蒙旨意,就還是正四品右僉都禦史。老祖宗的規矩就是禮敬禦史,本官雖比大人高上一級,行這一個禮也不算自輕。”

向明歎了一口氣,對他伸手道:“陳將軍請坐下再說。”

他這些日子已經看慣了旁人的嗤笑、躲避和諷刺,見陳文義還待他如此禮貌謙遜,不禁感慨。

“陳將軍方才對我的家仆,可不是這麼說話的。”

陳文義微微勾唇一笑,“失禮失禮,本官聽聞大人在家中飲酒爛醉,突然造訪,已屬失禮。大人不見,我就隻好行激將之法了。”

事實證明,他這激將法是很有效的。

向明為人一向剛正不阿,自命清高。

他能容忍皇上對他的責罰和不滿,卻不能容忍別人瞧不起他。

那句“不屑於將名帖讓您這樣的人玷汙”,算是徹底讓他從酒中清醒了過來。

他知道,陳文義的到訪絕非惡意。

否則他根本不必對自己行禮,或是解釋這些。

向明苦笑著擺擺手,“無妨。隻是我如今落到如此田地,不知將軍還來尋我做什麼?”

陳家是現在朝廷上最招風的大樹。

陳/希亥那個正三品一等侍衛倒罷了,隻是品級高,並不參與到朝政之中來。

陳文義可是實打實的,一個有軍權的從三品武冀將軍。他掌管著京城綠營,又在訓練一批什麼鳥槍隊。

聽說那鳥槍隊裏甚至有個女子,是宮裏的勤嬪娘娘從災區宿遷帶回來的一個寡婦,叫做歐陽氏。

提起這勤嬪娘娘,那更是了不得。

她才區區十五歲,入宮不到半年之時就被封為嬪位。不誇張地說,陳/希亥能有今日,大半都靠著這個女兒。

陳文義靠的是自己的軍功,但不可否認,沒有宮裏勤嬪娘娘的麵子,他有這個本事也未必有這個機會能夠到皇上麵前立功。

這一家三人,前朝後宮,深得皇上的信任愛重。

眼看著就是高樓起,隱隱有直逼佟佳氏一族和赫舍裏氏一族的氣勢。

但這一家人是朝中出了名的低調,從不在外耍威風,爭長短。

他從前位置還坐得穩的時候,陳文義尚且沒有來求他什麼,難道如今落魄了,陳文義還有什麼需要自己幫忙的不成?

陳文義道:“正是因為大人到了這步田地,我才要來施以援手。”

向明似乎還有些迷醉,他恍然想起,自己七年前參加恩科考試的恩師王熙,曾經提起過陳文義此人。

他們同隨皇上微服出巡,王熙深讚陳文義此人智勇雙全,霽月清風。

莫非,是恩師要他前來相救?

“敢問陳將軍,是王熙王大人請將軍前來麼?”

如果是恩師,他為何不親自前來呢?

陳文義搖搖頭,“王大人與你有師生之名,隻是向大人是狀元,何嚐不是天子門生?”

要按這個理來說,皇上也是他的老師。

陳文義道:“王大人與你政見不同,我是替一個與你政見相同之人來的。”

向明的眼睜大,“是誰?他也認為應該開放海關,和西洋交流通商嗎?”

陳文義點點頭。

向明失聲大笑,“我向明也有知己!是誰,他是誰?”

“大人就先別問了,眼下當務之急,是幫助大人保住官職。”

向明道:“我的政見不為皇上所用,那我為官的意義何在?保住這官職又有何用,不過是傀儡!”

陳文義冷笑一聲。

“因為壯誌未酬,所以就逃避他嗎?請我來幫助大人的人,若是失去了大人,他才是孤掌難鳴。”

“大人還這樣年輕,難道就這樣放棄自己的一身抱負?”

是啊,起碼他不是一個人,還有人和他政見相同。

雖然陳文義不肯說,但一定是和他交好的某個大臣。

為什麼,他在自己上折子的時候不說出自己的意見呢?

向明想著又笑了,是了,幸好他沒說,否則現在在家中待罪的就是兩個人了。

陳文義冷眼看他,“向大人根本沒醉,還想裝一輩子嗎?”

他怎麼會醉,一個這樣剛正不阿、寧折不彎的人。

他永遠以最清醒的目光,去看待大清的天下,甚至是,更遠的世界。

這是陳文心給他的信裏,這樣說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