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牽著溫宜公主的手,把她領到榻上坐著。
“如今已入了宮,封了和碩溫宜公主,可不能再自稱臣女了。”
她帶著笑柔聲說著,溫宜公主一愣,忙道:“是,玉笙知道了。”
“玉笙初入宮中,特來向勤嬪娘娘請安。今後在宮中,望娘娘照拂,則玉笙感激不盡。”
這些請安的客氣話說出來,陳文心絲毫不以為意。
她瞧著眼前的溫宜公主,是個實實在在的大家小姐模樣。
看起來端莊高貴,又謙虛有禮。
她微笑道:“這是自然,你在宮中雖不是由本宮照顧,我作為長輩,必不會讓你受委屈。”
說到長輩這兩個字,陳文心自己也有些麵紅。
大格格和二格格好歹比她小一些,這個溫宜公主卻是和她一般大。
兩人年紀相同,一個是侄女,一個是嬸子。
著實讓人有些尷尬。
她讓白露送上給溫宜公主的江麵禮,是陳文心自己喜歡的幾樣首飾。
首飾也不算特別,隻是這幾樣首飾,都帶有京城的印記。
比如那串小葉紫檀木的佛珠,是在京城的護國寺中開過光的,背麵還鏨有護國寺的金光印記。
再如那支琉璃八寶蝴蝶釵,蝶翼的紋路細看卻和裕親王府的道路走向一模一樣。
溫宜公主從小生長在裕親王府,她稍稍細看,就看出了花紋的與眾不同。
這禮物和其他嬪妃送的那些尋常之禮不同,是她真正用心為自己準備的。
溫宜公主有些吃驚,抬頭看向陳文心,“玉笙何德何能,承蒙娘娘這般眷顧。”
她很明白陳文心為什麼送這些,帶有京城、甚至裕親王府印記的東西給她。
她很快就要離開京城,遠赴塞外,再也見不著京城的繁花似錦,裕親王府的親人了……
她的額娘去年病逝了,阿瑪一夜之間仿佛老了十歲,她這樣一走,心中牽掛甚重。
陳文心送這些東西給她,也是為了給她睹物思人的念想吧。
這叫溫宜公主,如何不感動。
“玉笙何出此言?些許小物,你喜歡留著把玩也好。”
見她如此親和,溫宜公主對她的敬畏之心也減少了幾分。兩人本是同齡,聊著聊著就親熱了起來。
見她似乎對榻上的明黃靠枕十分小心翼翼,不敢觸碰,陳文心便道:“那些軟墊和靠枕,都是皇上時常來用得上的,我就沒有收起來。”
溫宜公主點點頭,她早就猜到,這些一定是皇上動用的東西。
陳文心引導著她,“皇上是你的皇叔父,現在是你的皇阿瑪,你知道他待家人是最好的。所以你進了宮,不必委屈自己。”
“你現是公主,和從前身份大不一樣。要是什麼動用之物不好,還是嬤嬤宮女們不好,你就回稟惠妃娘娘或是本宮,知道嗎?”
她住在惠妃的長春宮,惠妃有事掌管後宮之人,原不必陳文心多插手。
隻是想到惠妃那個不愛管閑事的性子,要是真的出點什麼事,稟告惠妃不一定有用。
溫宜公主一應稱是,又連連道謝。
瞧著天色也快到正午了,陳文心便留她用午膳。
溫宜公主卻怕皇上突然造訪,那她待在翊坤宮裏,豈不是攪擾了皇上的興致?
想到此,她含笑答道:“玉笙今日初入宮,才從長春宮出來,先到翊坤宮給娘娘請安。如今還要去承乾宮一趟,給佟妃娘娘請安。”
陳文心眉頭一挑,沒想到溫宜公主是先來給自己請安,再去佟妃那裏。
按照位分來說,她應該先去給佟妃請安的。
想來她是覺得自己有協理後宮之權,所以才先來了翊坤宮吧。
隻是如此一來,佟妃那裏豈有不生氣的?
她稍稍一打聽,就會知道溫宜公主是從翊坤宮出來再去承乾宮的。
隻怕,佟妃會把對自己的怨氣撒在溫宜公主身上。
“娘娘?”
見陳文心思索著不開口,白露小聲提醒著她。
陳文心回過神來,便對溫宜公主道:“你一會子去承乾宮,要謹慎些……”
她和溫宜公主說這個幹什麼,她的言行舉止已經足夠謹慎了,怕的不過是佟妃有意刁難而已。
難道要和溫宜公主說,佟妃可能會為難你,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豈不是讓眾人都知道她對佟妃有惡感嗎?
“謝娘娘關心,玉笙一定會謹言慎行。”
她敏感地察覺出了陳文心的欲言又止,想到那些關於佟妃和勤嬪不和的言論,她也就沒放在心上。
進宮之前,她阿瑪裕親王就已經告訴了她。
這宮裏,最不可得罪的人就是眼前這位勤嬪娘娘,皇上心坎上的人。
溫宜公主頷首斂眉,“玉笙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