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暢春園(2 / 2)

“我也不是為了自己去玩,玄燁啊,你想想。宮中繁文縟節甚多,花費就多。如果咱們都到清華園去,免去許多麻煩,不也節約下銀錢來嗎?”

她一臉的興致勃勃,叫皇上想拒絕都不成。

“好,你來。”

皇上牽著她走到案前,“清華園原是前朝留下的舊名,如今擴建完了,氣象已經大不相同。朕打算再另行賜名,然後就搬進去吧。”

“好啊。玄燁要取個什麼名兒?”

說道取名,皇上忽然想到了一樁有趣的事兒,“念念可知,朕為何給阿哥們起的名兒都那麼生僻麼?”

幾個阿哥的名字是夠生僻的,也就五阿哥胤棋好些。

“朕小的時候,神武門還叫玄武門。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神武門在北,所以從前明開始它就一直叫玄武門。”

陳文心一下子就想通了,“我知道了,玄武門,犯了玄燁的諱。”

從前皇上還是阿哥的時候自然沒說明,後來他登基成了皇上,天下萬物都不能犯他的諱。

玄武門,就被改成了神武門。

因為犯皇帝的名諱而改名,這事在曆史上屢見不鮮。

觀音菩薩原叫觀世音菩薩的,為了唐朝皇帝李世民,就把這個世字隱去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更加誇張了,因為他當過和尚,所以旁人連光啊禿啊這些字也要避諱。

皇上笑著取了一支細細的金毫,“朕給每個阿哥都取些生僻的名字,這樣日後不論是誰登基,都可以少許多避諱的麻煩。”

皇上此舉足可以見愛民之心,畢竟避諱皇上的名諱,麻煩的是百姓和臣公,又不是皇上。

在皇上的心目中,他的每一個阿哥都是有可能成為皇帝的。

他看重的是阿哥們的人才、品德,並不單純是出身。

“也不麻煩。我聽慣了神武門,倒覺得更好聽些。英明神武,這個詞兒多好啊。”

“當然好了。”

皇上得意地一挑眉,“那是朕親自改的。”

他將筆沾飽了墨,對陳文心道:“清華園的新名兒嘛,朕給一個字,念念給一個字。瞧瞧能不能組成一個好名兒。”

這個主意倒有趣。

陳文心也從一旁的筆架上取了一支筆,隨意拿了一張紙頭背轉過身去寫。

“玄燁可不許偷看我的。”

她一邊嘟囔著,一邊用筆頂著下巴,想著寫個什麼字好。

萬一兩個字配不起來,不是很尷尬嗎?

如果皇上寫了一個名詞,她也寫了一個名詞。

比如……

她的腦中冒出了花草園這種名字。

如果皇上寫了一個動詞,她也寫了一個動詞……

她的腦中冒出了采摘園這種名字。

呸呸。

她在心中把自己的怪想法都抹去,實在要是湊不成一個名字,她就耍賴重新寫好了。

想了想,她決定寫一個最穩妥的字。

現在是春季,春回大地,萬物複蘇。

寫一個春字最好了,大俗即雅嘛。

況且應景,和許多好字都百搭。

隻要皇上不寫個夏天的夏,或者秋天的秋。

要是湊成一個夏春園,哈哈哈,那就太搞笑了。

她把紙捏在自己手心,轉過身去看皇上寫的。

隻見皇上在紙上端端正正地寫了一個楷體的暢字。

暢,春暢。啊不,暢春……

她的腦海中仿佛有電流一閃而過,整個人立在當場,說不出話來。

暢春園這個名字,任何一個學過清代曆史,哪怕是隻看過清穿電視劇的人,都會感到十分熟悉。

這是大清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座園林,是康熙晚年幾乎都不回宮,專門用來養老的一座園林。

這座園林比著名的圓明園修建得更早,更為華麗。

沒想到,這個園名,竟然有一半是她起的……

皇上接過她手中的紙頭,上麵清秀的字跡,寫了一個春字。

暢春,暢春園,這兩個字搭配在一起竟然天衣無縫般完美。

“好,朕即日就命人重造匾額,你也可以命宮人準備準備,過了清明咱們就到暢春園避暑去。”

皇上為他們兩的默契而感到高興,這才發現陳文心有些呆呆的。

“念念這是怎麼了?”

她自己也有些奇怪,都已經穿越到大清朝這麼久了,這點小事還需要這麼驚訝嗎?

她見過了多少曆史名人,孝莊、康熙、雍正、納蘭容若……

現在不過是給暢春園起個名字,哪裏值得她如此震驚呢?

隻是那種深切的曆史參與感,還是讓她覺得格外莊重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