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兵聖孫武著《孫子兵法》,這本曠世兵書出世,便為兵家之人所奉為聖典。
風林火山,四字道盡兵家用兵之機。
數百年來,列國之中,兵家之人又何止千百,但有幾人能夠做到這四個字。
無他,知易行難而已。
項燕站在城樓之上,望著遠方的晦暗的天空,心中惆悵。
風雲末世,名將凋零。在這個軍神李牧逝去的時代,天下並稱的絕世名將,惟餘王翦與他項燕而已。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凡為將者,又有哪一個是不識這十六個字的。
隻是平輿城下,王翦帶領著八萬餘亡命之徒,奇襲他項燕二十萬大軍,卻讓他再一次見識到了王翦的瘋狂。
一般來說,大將求穩。因為大將掌握的十數萬兵馬,一個不慎,造成的後果恐怕就是毀滅性的——兵毀國滅。
可這個王翦,帶著八萬亡命之徒,隻著布衣白刃,就敢奔襲千裏。其中所蘊含的風險,又豈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沒有一個將領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身後之名這麼糟踏的,可是王翦偏偏就這麼做了。
出人意料!
“這個瘋子!”項燕由衷的說道。
那夜血戰,二十萬楚軍被王翦的八萬死士衝散,項燕隻率領本部八千餘人退往寢邑,沿途收攏敗軍,至此時,已得五萬人馬,足以自保。而且,其餘的散落的士兵也正往這裏聚集。數量粗粗的估計也有八九萬。
天陰沉的,已經下起了小雨。
對於這場失敗,項燕其實不是那麼在意。王翦雖然解了平輿之圍,但是他大軍已經強弩之末,短時間內並不足慮。而且這裏是楚地寢邑,有著大量的糧草兵械,項燕隨時可以再召集二十萬大軍,與之相抗。
項燕擔心的,是南陽的局勢,昌平君的近況。
到了項燕這個級別,一場戰役的勝敗並不足以動搖的他的心智。秦國與楚國國勢之間的消長,才是項燕真正關注的事情。
秦強楚弱,要改變這個格局,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奪取南陽,誘殺秦軍主力。然後煽動趙燕韓魏舊地的貴族叛亂,讓嬴政顧頭不能顧尾。這樣,楚國才能得到喘息之機,徐徐而進。
因此,昌平君對於楚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翦大軍的突如其來,打斷了他項燕與昌平君的聯絡通道。項燕收到的最後關於昌平君的消息,是嬴子弋帥三千騎趕赴平輿,王翦率軍南下,昌平君提醒他要小心。
隻是,這消息晚了一步,是他敗軍之後才得到的。
“武安君,少主他從項地跑了過來。”手下的通報打斷了項燕的沉思。
“羽兒?胡鬧!”
項燕得到了手下的報告,怒叱一聲,匆匆走下城頭。
城牆之下,一個孩子正在馬廄一旁,跟著楚軍的騎軍一起收拾著自己的馬匹。
此時的項少羽還隻是一個七歲的小兒,挺拔的身姿中透露出了一股英武之態。項少羽雖然天生神力,個子與一般同年人相比也要高上不少,但是外表顯得還是特別稚嫩,與城下的楚軍騎軍軍士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項少羽見到他的祖父項燕,高興的跑了過去。隻是項燕見到自己的孫子,卻是麵色一沉,“軍營重地,豈容你這麼胡鬧,還不快回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