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輕的吹過草地,阿莉雅坐在自己的坐騎上,雙眸冷徹,看著遠方平野上隱藏在霧氣之中密密麻麻的軍陣。
巴克特裏亞國王的六萬大軍,帶著肅殺的寒意,正在等候著,這片土地上,數十年來,最大的一次饕餮盛宴。
巴克特裏亞大軍的中陣,四個方陣軍團緊密的靠在了一起,方陣之中士兵手中拿著近兩丈的長矛,閃爍著寒意,堆積在一起,足以嚇破任何一個敢於其正麵為敵的敵手。
每一個大長槍方陣的周圍,零星的還有幾個弓箭手法陣,以作護衛。
大軍兩翼,則是騎兵軍團與輕裝步兵軍團。從高坡上往下看,甚至在敵方的軍陣中,還能看到戰象的影子。
巴克特裏亞國王的行轅,則在方陣之後,那巨大的象征著君王威嚴的戰車,顯眼無比。
相較於巴克特裏亞,月氏這邊多數則是騎兵部隊,大概有著兩萬的騎兵與一萬手持長盾短劍的步卒。
此戰,月氏部的盟友烏孫也派遣了五千弓騎參戰,以作援應。
隨著太陽的升起,兩軍之間的彌漫的霧氣漸漸消散,視野變得清晰無比。
遠方的一聲號角,巴克特裏亞大軍終於開始移動了。那長矛步軍法陣,昔日亞曆山大大帝征服萬國的不敗之陣,似乎沉寂太久,迫不及待的想要再一次證明自己無敵傳說,並非虛言。
與一般月氏輕裝騎兵不同,阿莉雅的周圍,有著一千身著重甲手握長劍騎士團。其成員,都是武力過人的勇士,膚色各異,卻都是因為信奉著少女,從而加入了她的騎士團中。
金色的長發被盤結而起,少女拔起了自己的佩劍,那象征著王者之威的石中劍,此刻卻在為另一個國家而舞動。
高坡之下的一萬劍卒開始緩緩的向前移動,兩翼的騎兵作為護翼,也跟著方陣開始移動。
阿莉雅明白,這一戰,將決定著這片遼闊地域的歸屬。而對方在兵力之上,卻有著絕大的優勢。
阿莉雅眼中精光一閃,再次揚起了手中的長劍,一聲號角輕鳴。
就在月氏兩翼的騎兵快要接觸到巴克特裏亞弓箭手的射程範圍的時候,卻突然加快了馬速,向著兩翼擴張,如一雙巨大的翅膀,想要將巴克特裏亞的方陣包裹起來。
與此同時,那一萬劍卒抬起了長盾,向著遠多於自己的長矛方陣發起了衝鋒。
…….
天策府中,此刻人漸漸的多了起來,韓信,彭越等將領也都在其中。
嬴子弋被圍繞在中間,隻聽得他如此說道:“這一排一排的長矛方陣,縱深極長,步軍若是正麵與之硬拚,隻有死路一條。”
韓信聽得嬴子弋之言,一皺眉,說道:“每一個士兵手中拿著這麼重的長矛,靈活性極差。這個軍陣看似強勢,然而真正的關鍵卻在於兩翼。”
在場的其餘將領也都點了點頭,讚成韓信的話。
嬴子弋暗道,不愧是兵家高手,一眼就看出了這軍陣之要。
當初亞曆山大大帝拿著馬其頓方陣橫掃萬國,而他的繼承者,卻是固步自封,最終被羅馬所取代。
“這軍陣最為重要的,便是兩翼與中陣的配合,一旦兩翼的騎兵軍團被滅,那孤立而又龐大的長矛方陣將顯得臃腫無比。”
“太子殿下,匈奴的情報送來了。”
這個時候,一個參事拿著帛條進了屋中。
眾人不再理會這閑話,轉而將靜力集中到了匈奴的戰事上。
……..
戰場之上,兩軍的陣線完全膠著了起來。
四個中央的長矛方陣,已經全部投入戰鬥之中,巴克特裏壓國王本想要借著自己這方兩翼的騎兵與敵方交戰的時候,集中優勢兵力,三個長矛方陣軍團,將那一萬劍卒消滅。
他很清楚,對方的那一萬劍卒的鬥誌和戰力有多少?這些大多數都是領地之中臨時拚湊起來的亡命之徒,銳氣雖然鋒銳,然而卻不可能長久的保持。隻要將其擊潰,到時候必然可以調轉兵力,將月氏的主力騎兵軍團擊潰。
事情一如巴克特裏亞國王所料,那些劍卒隻是經過半個時辰的交戰,已經顯現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