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巫仙娘(2 / 2)

我不由的暗暗皺眉,看著那兩個人,心裏咯噔了一下。

那頭發發白的老人,麵目光滑,眼神犀利,雖然年過古稀,但是腿腳靈活,渾身都散發著強者之氣。

這個老人,居然是湘西蠱婆!

而那個中年婦女,同樣是渾身環繞著讓我看不透的氣息,師兄見我疑惑,便道:“這個婦女,隻怕是個仙娘……”

我暗暗點頭,便是明白。

所謂仙娘,在這當地又被叫做巫仙娘。

之前提到過,湘西女性在三種階段的年齡中,產生蠱婆、女巫和落洞女子——窮而年老的,易成為蠱婆,三十歲左右的,易成為巫,十六歲到二十二三歲,美麗愛好性情內向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的,被稱為落洞女。

而這三種女性,也被稱為湘西三女。

眼前這個巫仙娘,便是這三女的其中之一。

據說,仙娘是一個能言善辯的婦人,開始的時候,她們會先發狂病,無藥可醫,後來變成女巫,行巫不必學習,無從傳授,無師自通,隻設一神壇,放一平鬥,鬥內裝滿穀子,插上一把剪刀。有的什麼也不用,就可正式營業。

執行巫術的方式,是在神前設一座位,行巫者坐定,用青絲綢巾覆蓋臉上。重在關亡,托亡魂說話,用半哼半唱方式,談別人家事長短,兒女疾病,遠行人情形。談到傷心處,談者涕泗橫溢,聽者自然更噓泣不止。執行巫術後,被治療的人的潛意識,因中和作用,得到解除,因此就不會再發狂,初執行巫術時,且照例很靈,至少有些想不到的古怪情形,說來十分巧合。

但是,仙娘行巫近於不得已,光顧的老婦人必甚多,生意甚好。行巫雖可發財,通常倒不以所得多少關心,受神指定為代理人,不作巫即受懲罰,設壇近於不得已。行巫既久,自然就漸漸變成職業,使術時多做作處。

世人的好奇心,這時又轉移到新近設壇的別一婦人方麵去。這巫婆若為人老實,便因此撤了壇,依然恢複她原有的職業,或作奶媽,或做小生意,或帶孩子。為人世故,就成為三姑六婆之一,利用身分,串當地有身分人家的門子,陪老太太念經。

如《紅樓夢》中與趙姨娘合作同謀馬道婆之流婦女,行使點小法術,埋在地下,放在枕邊,使“仇人”吃虧。或更作媒作中,弄一點酬勞腳步錢。

小孩子多病,怎麼治療都不好,就認巫仙娘作幹娘。小孩子夜驚,就為“收黑”,用個雞蛋,咒過一番後,黃昏時拿到街上去,一路喊小孩名字,“八寶回來了嗎?”

另一個就答,“八寶回來了,”一直喊到家。

到家後,巫仙娘抱著孩子手蘸唾沫抹抹孩子頭部,孩子不再哭鬧,事情就算辦好了。

通俗的來說,巫仙娘的職務是“人鬼之間的媒介”,她的群眾是婦人和孩子。她的工作真正意義是她得到社會承認是神的代理人後。

湘西當地婦女實為生活所困苦,感情無所歸宿,將希望與夢想寄在她的法術上,靠她得到安慰。這種人自然間或也會點小丹方,可以治小兒夜驚,膈食。

一個靈驗的仙娘,在村裏是很受人尊敬,甚至於膜拜的。因為仙,天上地下,人世陰間,無往不知。她能請來你逝去已久的親人和你交談,甚至連聲音都一摸一樣,她能說出每一個有求於她的人的請求,她能細細說出,你家裏所有見得人見不得人的事情。

師兄之所以拉我到一邊讓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若是因為攔住了這個仙娘的去路,惹惱了她,那勢必也會得罪這個村子裏的人。

要是把村子裏的人給得罪了,我和師兄也別想從這裏出去了。

至於那巫仙娘旁邊的蠱婆,則更是詭異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