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無聲潤物澤?”
是誰抵著下頜,看著這傳說是字謎的東西疑惑不解。
又是誰半刻鍾前開口?
“各位都是文人雅士文采不下於落雁,如今有此殊榮,落雁也不敢貿然考校諸位才子文采,不若……”那高閣之上,是誰輕輕撩撥琴音笑了笑?距離太遠麵容不清,卻隔著那一河之案也能讓人如沐風華如癡如醉。
是以,也沒人注意到,為什麼那麼遠的距離,那聲音也那般清晰?
是誰知--
她經曆一難昏迷之時,誤打誤撞突破了內力瓶頸,如今隔岸傳音?似乎~
也不是那麼費力。
而此時眾人都沉迷於落雁的風華與溫言軟語如沐春風中忘了反應,那人高高坐在台上,神情悠閑帶著狡黠~
“既然是晚宴,不若我們來……”
她敲了敲琴案,紫檀木音質清脆,梆梆作響,她笑著一字一句頓出,讓人愕然不知如何反應?
“我們來,猜,字,謎?”
說罷,她也隻是埋首撫琴,不到出題之時也不停手~
不為其他,單為增加情趣~好歹一個沐春節盛宴,也不能光禿禿的吵鬧不是?
……
此時一眾文人卻是麵露難色,已經過了半刻鍾,也無人敢於貿然答題。
雖然說落雁姑娘隻說是作為遊戲不關乎風花雪月文采考校,如今眾人卻也是急得滿頭大汗???顯然也不想在這樣的場合貿然開口驚了佳人,更讓一眾同窗之間留下笑柄不是?
此時有人戴著銀質麵具,晃眼看來竟然也和落雁的麵具很有幾分相似之處,此時站在人群中頗有些引人注意,淡淡開口~
“物澤草木也,雨潤物澤便為沐。”
他淡淡提筆,走到一邊取過紙簽,龍飛鳳舞寫個沐字呈上,又是誰帶著晚市上三個同伴,一個戴劣質麵具一臉興味的衝過來?
“哎呦我去,你以為就你猜出來啦?”
說完,也趕緊寫個簽遞上去。
有人帶頭,便有人敢於跟上,一連巴掌厚的紙簽送上,便接連有九人登上繩梯,河風中顫顫巍巍~巍然不動,高人一頭。
她蹙眉撇唇,眼光在接連九人麵上一掃,其餘人一眼掃過,其中兩人戴著麵具顯得格外突兀?
而那銀質麵具更是打眼,恍惚看來竟與她的麵具也同出一轍。
她單手支頤目光疑惑,轉首看了看遙不可及的皇宮,燈火通明恍惚能想見其中盛景,她驀然搖了搖頭--
不該啊,他不是應該在參加沐春節的晚宴?
此時第二道題目已經落下,第三道題目已經放出,台下看著答案呐呐不得解,左思右想不懂其中深意?
孰料東方雁哪裏是按套路出牌的人,一道一道說是試題更像是胡鬧,第一個謎底是沐,眾人覺得有跡可循,可那後麵簡直就是腦筋急轉彎!
第二道題,四季之首???
東方雁自覺不會有多大難度,誰知道那些讀書人愣是認為落雁的每一個字都值得真思細琢,愣要從中看出什麼深意?
不可能那麼簡單吧……
所有人心中都在默默地想。
東方雁本人卻很沒有深意的打著瞌睡,麵前琴音淡淡,隻無聊撫琴助興?士子們激烈討論--
即便無緣所謂一親芳澤,答對的題目越多便也能獲得越多的獎勵?
這便是東方雁扔出的彩頭。
對岸懸掛一排紙燈,自城西連到城東,浩瀚非凡,如夜色中火龍一條,貫穿曜日。
她這是現場直播互動式的,下麵的彩燈卻是隨意能夠猜取的,而且不論文人士子,若是有興趣平民百信皆能參與其中,更是有‘七人頭上長了草’,‘大雨下在橫山上’,‘楷隸皆融尚樸為先’,‘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這一類勝關風花雪月的謎題~
更是大受文人士子的喜歡和追捧?
此時爭先恐後,有些為了落雁,有些為了燈謎,氣氛越發熱鬧。
台下大多數反而都不再去猜東方雁那大到沒邊的腦洞能想出什麼稀奇古怪的謎題,若是了解東方雁的性子便能看出來,其實……
這樣的題目胡鬧居多,卻是分外不耐煩的?
卻生生讓一眾文人理解成了--
高冷!
此時謎題過半,地下大多看著無望的,便也已經紮進人堆去尋找那些文人知己,解這些風花謎題。
台上,隻剩三人?
而五道題謎題過半,有人已經‘高處不勝寒’,終於受不了這河風的吹拂和這腳下虛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