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南音樂旅遊發展策略研究(2 / 3)

二、開發高質量的音樂旅遊文化品牌

目前,河南旅遊業發展勢頭迅猛,呈現出全麵快速增長的態勢。但是,從整體來看,河南旅遊發展與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很不相稱。河南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曆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這裏建都。河南作為中國旅遊文化資源大省,其他許多省市無可比擬。但河南在入境接待旅客人數與旅遊創彙方麵與先進省份差距較大。為什麼會出現此種境況,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清楚認識,河南缺少高質量的旅遊文化品牌。尤其作為音樂資源大省的河南,音樂品牌除“禪宗少林”“清明上河”享有較高知名度外,其他很少見。因此,我們應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全麵提高河南各地旅遊產品檔次,通過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市場運作建造一大批高質量的音樂旅遊品牌。

第一,進行旅遊項目開發論證時,要把當地知名或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音樂文化資源考慮其中。不僅如此,在城市改造、廣場建設、景點陳設、節假廟會等事項中適當融入音樂表演或音樂元素,以提高文化品位。在音樂廳、歌劇院以及文化廣場建設時,除考慮音樂表演功能外,其外形設計與文化內涵也應整體關照。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是世界矚目的表演藝術中心,因其獨特的“帆造型”而備受各國遊客青睞,也使到澳洲旅遊的乘客心馳神往,一睹為快。

第二,結合地方音樂特色,開發優質的音樂旅遊產品。發展河南音樂旅遊業,首先要打造一批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音樂精品。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地特色的音樂文化。如開封的二夾弦、相國寺佛樂、曲子、祥符調;信陽的歌舞小調、花鼓、地燈戲;周口的越調、沙河調、道情戲、擔經挑;洛陽的號子、梆子腔、曲劇、河洛大鼓;南陽的越調、大調曲子、宛梆、曲劇等民間音樂藝術品種繁多,風格各異。這些古樸淳厚、散發著濃鬱鄉土氣息的音樂是河南各個曆史時期群眾生活的傳神寫照。通過高台歌舞戲曲表演、地下出土音樂文物陳列、音樂旅遊商品的創意研發、書籍聲像製品的出版發行等,全方位、多渠道地把河南博大精深的音樂文化呈現給遊客。不僅如此,我們還應從實際出發, 因地製宜,有計劃、有步驟、卓有有成效地進行合理開發和利用,逐漸使河南民間音樂藝術的魅力“由隱至顯”,並努力開創以歌傳情、以舞會友,以歌舞促經濟發展的大好局麵。

第三,音樂品牌需要打造和經營。音樂旅遊在國外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如奧地利音樂之都、紐約百老彙、德國貝多芬博物館、巴黎紅磨坊等早已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旅遊品牌。中國北京國際音樂節、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等亦逐漸成長為國際著名品牌。尤其鼓浪嶼在發展當地旅遊產業時,高度重視音樂文化事業的培育和發展,集社會之力多方麵打造鼓浪嶼的音樂文化品牌。在音樂旅遊資源開發項目上,鼓浪嶼建成了亞洲僅有的鋼琴博物館和管風琴博物館,以音樂為載體努力促進旅遊經濟的協調發展。②此外,《雲南印象》、廣西《印象·劉三姐》、新疆木卡姆等音樂表演也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諸如上述音樂旅遊開發的成功案例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因此,在音樂旅遊產品開發過程中,培育打造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對於河南音樂旅遊業發展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