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照料護理(1 / 3)

一個月嬰兒的睡眠情況

1個月的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每天能睡18~20個小時,其中約有3個小時睡得很香甜,處在深睡不醒狀態。

嬰兒正確穿衣的方法

穿衣學問

嬰兒的肌膚都比較細嫩、滑膩,因此,他的穿衣非常講究,需要非常小心。特別是嬰兒的手腳都活動有力、靈活、輕便,如果給他穿得太多、太厚,就無法自由活動,就不利於嬰兒成長。嬰兒受到束縛,就會變得非常煩躁,甚至哭鬧不止。因此,嬰兒穿的衣服要便於孩子活動,而且要比新生兒時穿得單薄一些。雖然穿衣厚度、件數的多少跟季節相關,但此時寶寶的穿著多少大概與媽媽差不多,這是最好衡量寶寶穿著的標準。

嬰兒滿了2個月後,孩子的兩條腿就會不停的蹬踢,往往會把被子踢開,這時要特別注意孩子著涼。在新生兒時一直穿的嬰兒衣穿在嬰兒身上就顯得緊繃繃的了,往往會纏往身體,妨礙孩子的活動,因此,這時就應準備給寶寶換上衣和褲子分開的內衣了。

嬰兒在晚上最好穿著衣服睡覺。白天室內溫度達到20℃以上時,可以讓孩子穿短袖衣、短褲等,使孩子手腳好伸到外麵自由活動,這樣孩子的四肢才會不斷發育發達。

嬰兒的內衣最好采用棉布做的,便於吸掉身上的汗水。而在寒冷的地方或冬季可以用合成纖維的布料做衣服。總之,嬰兒的穿衣一定要柔和、舒適才適宜於孩子穿著。

隨著寶寶不斷增大,活動量也不斷增加,衣著式樣也應隨之變化,上衣可稍長,可將和尚領的短衫改為小翻領襯衫;由於寶寶4~5個月時開始長牙,常常流很多口水,可穿上一件罩衫或吸水性強的圍嘴。下身除夏季外可穿寬鬆的背帶連腳褲,以便保暖和自由活動,根據天氣變化可穿上柔軟的鞋襪和帶風雪帽的外套。因為寶寶皮膚非常細嫩,經受不住刺激,一定要注意寶寶不受風寒。

換衣原則

隨著嬰兒的逐漸長大,運動較以前更為活躍,容易出汗,因此,最好經常更換嬰兒的內衣,讓孩子習慣穿得單薄些、舒服些。

嬰兒白天醒的時間長,又好動,因此,白天盡量穿合體的衣服,而且要單薄些。晚上睡覺時則換穿稍微長大些的睡衣。

早晨最好把內衣都換掉,晚上則最好光著身子穿睡衣。隻要穿著睡衣,即使將被子蹬掉,手腳及肚皮也不會露在外麵,避免受涼。

如果寶寶大小便已形成習慣,活動時可不用包尿布,而給寶寶穿上背帶式的開襠褲,既美觀大方,又能防止泌尿道感染。不要用鬆緊式、縮腰式的褲子,以免影響寶寶長身體。在鬆鬆活活的衣褲裏,寶寶自由自在地不斷成長發育。

換衣方法

在給嬰兒換衣服時父母要有耐心,動作要輕柔,不要傷著嬰兒。換衣服最好在床上進行,上麵墊上一塊墊子。這樣又方便、寬敞、又使嬰兒感到溫和。在給嬰兒換衣服時由於需要適當搬動他,他會感到很反感引起哭鬧。因此,在給他換衣服時要一邊不時地親熱他,與他閑聊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又可使他變得愉快。

在給嬰兒換衣服前,要把他所有衣服的鈕帶和鈕扣全部解開,但不晾開,然後脫去衣服。在穿內衣或外衣時,要輕輕地托起嬰兒的頭部及背上部,從背後往胸前穿,穿時先分別穿兩隻衣袖。注意不要震動他的頭部或使頭跌下來碰著床麵。在穿袖子時先把一隻手的手指從嬰兒服收攏的一隻袖子袖口穿過去,然後輕輕握住嬰兒的手,把衣袖套在他的手上,再把衣袖往下拉,而不是把嬰兒的手往外拉,以免拉傷他的手臂。穿好兩隻衣袖後,把背麵的衣服向下拉,合攏衣服,打好結扣。

脫衣脫褲同穿衣穿褲方法相同,隻是反著做。在給嬰兒換衣換褲時,如果嬰兒穿的不是連衣褲,應先換衣,後換褲,不要上下全部脫光,以免著涼。無論嬰兒穿的是不是連衣褲,當嬰兒脫下衣服後,在沒來得及穿的間隙,都要用一塊溫暖的毛巾包住他,以免嬰兒的皮膚接觸冷空氣感到不安或受涼,要時時刻刻以嬰兒身體健康為重。

訓練穿衣

母親為寶寶穿衣時,動作要輕柔緩和,態度要和藹可親,更多鼓勵孩子,使他愉快地配合。要結合穿衣和寶寶講話,發展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如穿上衣時,叫他“伸手”;穿襪子、鞋子時“伸腳”;洗手時“伸出小手”;洗臉時“閉上眼睛”等。要教會他認識各種衣服的名稱,懂得動作的名稱和做法。還可以用遊戲的方法,使他樂於配合。如穿褲子時告訴他要做一個“小鴨鑽山洞”的遊戲;先捉住“小鴨”——小腳丫,再讓“小鴨”鑽“山洞”——褲筒。要用親切、豐富的語言和表情、歡快的音樂、有趣的方法,培養孩子愛清潔講衛生的興趣、能力和習慣,孩子逐漸就會學到穿衣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