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心理特點(1 / 2)

心理發育特點

幼兒2歲後想象力開始出現,會把一種東西假想成另一種東西,如把一個小盒子當成汽車,邊推邊喊“汽車來了,嘀嘀”。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仍為直覺行動思維。思維和行動密切聯係,在行動中思維,離開了行動便不再進行思維,如動手堆搭積木時,才想如何堆搭,堆搭到那裏就想到那裏,停止堆搭,也就不再思索。幼兒期思維活動還很簡單,處於開始發展階段。

認識能力的訓練

認識數字1、2、3和若幹漢字的訓練。幼兒容易以形象區分事物,如“線條1”,“鴨子2”,“耳朵3”等近似圖形漢字,容易學習和分辨。

容量多少的訓練。用一大一小的塑料瓶,讓孩子用水將小瓶裝滿,再倒入大瓶,再從大瓶到入小瓶,以建立容量大小的概念。

繼續複習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在鞏固紅、黃、黑三種顏色的基礎上再學認綠色、藍色、白色等色彩,要反複練習。

日常需要的訓練

要教會幼兒口渴要水喝,餓了要飯吃,困了要睡覺。當天氣變化,感到冷要加衣,感到熱要脫衣,生病了要上醫院看病等日常生活需求。還要懂得魚在水中遊,鳥在天上飛,狗在地上跑等知識。

情緒的社交能力的訓練

訓練幼兒會安靜片刻

幼兒生性好動,隻要睡醒後睜開雙眼,總是不停地活動,很難控製自己安靜片刻,因此應加以訓練。

方法:家長和幼兒都做好準備,關上門,關上一切音響設備,安安靜靜地坐好,閉上眼睛。此時一切雜亂的緊張心情都會漸漸消失,而且可聽到許多從前未感受到的細微聲音,如遠方車過馬路聲,風吹樹葉聲。幼兒經過幾分鍾的安靜訓練後,懂得保持安靜才能更集中注意,才聽得到以前聽不到的細微聲音,並學習保持安靜的方法。開始每次安靜訓練3分鍾結束,以後漸延至5分鍾結束。安靜訓練時,可用耳語說話或用手勢表示結束。然後站起來,輕聲離開屋子,開始進行戶外的歡騰的活動。這種安靜訓練,每周1~2次。受過安靜訓練的孩子會自覺安靜,減少活動和發聲。學會約束自己。同時也培養專注力,對以後學習有好處。保持安靜也是教育幼兒文明禮貌的行為。讓孩子學會該活躍時盡情活躍,該安靜時能保持安靜。

學習家務和學說文明用語

幼兒在家中應培養幫助大人做事的習慣,如大人掃地,他拿簸箕,大人擦桌椅,他擦玩具等。大人與人交住中說“您好”,要讓幼兒學習,在家中對長輩要稱呼“您好”,接受幫助時要說“謝謝”,早晚均要道“早安”,“晚安”,分別時要說“再見”。孩子在接受禮物時要聽從家長命令並說“謝謝”。

繼續交往能力

在和同伴一起玩耍中,如出現打人、咬人等行為時,大人要用語言、手勢和眼神給予批評。增強孩子的控製能力,來終止這種行為,對孩子不良行為的製止要及時,態度要堅決,不要打罵,不能庇護、嬌縱,培養幼兒在友好的氣氛下與同伴交往玩耍。

嬰幼兒有抗拒行為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