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體能訓練(1 / 1)

幼兒運動能力的發育

喜歡看圖書、聽故事,能回答故事中的主要問題。穿鞋時能分清左、右。學習自己洗腳、自己穿有扣子的衣服。喜歡幫助媽媽做事。能自己收撿衣物和玩具。

兩歲半幼兒動作訓練方法

1.足尖走路:練習身體平衡,學會單足站穩後開始學習。方法:先學習提起一個足後跟,學習用一個腳尖走,一隻腳學會後再提起另一隻腳後跟,學習用兩個腳尖走路。

剛學走路的孩子,由於要保持身體平衡,走路時兩腳分開到與雙肩寬,學習用腳尖走路要求將身體的重心從整個腳底移至腳的前半部,腳後跟提起,練習時要求身體伸直,不能前傾。否則在走路時抬起一足,身體重心就會完全落在孩子另一腳底的的半部分。需要保持身體平衡的小腦、大腦和脊髓運動神經有良好協調。促進各神經係統間的聯係和協調動作,為以後更複雜的體能。

2.走平衡木:練習高空控製身體平衡能力打基礎。

方法:在離地1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學習行走。可先扶寶寶在平衡木上來回走幾次,使寶寶習慣高處行走,漸漸放手讓寶寶自己在平衡木上走。鼓勵寶寶展開雙臂以協助身體的平衡。

大動作的訓練

1.讓幼兒自如的走、蹦、跑:讓幼兒與小夥伴玩“你來追我”遊戲。練習跑跑停停。帶幼兒練習長距離走路。

2.訓練上攀登架:鍛煉幼兒勇敢的性格,學習四肢協調,身體平衡。學習爬上三層攀登架。

方法:將三層攀登架固定好,每層之間距離為12厘米(不超過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廢板材或三個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紙箱兩麵靠牆讓寶寶學習攀登。攀登時手足要同時用力支持體重,利用上肢的機會較多,可以鍛煉雙臂的肌肉支撐自己的體重。同時鍛煉腳蹬住一個較細小的麵也要支撐全身的平衡。

攀登要有足夠的勇氣和不怕摔下來的危險。因此要檢查攀登架是否結實可靠,支持點會不會打滑等安全因素。家長要在旁監護。鼓勵孩子勇敢攀登。

3.鑽洞訓練:使寶寶能鑽過比身高矮一半的洞,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

方法:在家庭內可利用寫字台的空隙或將床鋪下麵打掃幹淨讓寶寶練習鑽進去。或利用大的管道或天然洞穴。鑽洞時必須四肢爬行,低頭或側身才能從洞中鑽過。孩子都喜歡鑽洞。孩子有時還將一些玩具帶到床鋪下麵鑽進去玩。寶寶也喜歡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空間。因此可用一隻大紙箱如冰箱、洗衣機的大包裝箱,在箱的一側開“門”,一側開小窗戶透入光線,以滿足孩子的需要。寶寶可以鑽進這個小門作為自己的家,將一些小東西帶進去玩,也可帶小夥伴進去玩。孩子在鑽進鑽出的同時,鍛煉了四肢的爬行和將身子和頭部屈曲的本領。四肢輪替是小腦和大腦同時活動的練習。

4.騎足踏三輪車:練習駕駛平衡和四肢協調。2歲半到3歲的孩子由於平衡和協調能力差,騎老式三輪車更為安全。孩子先學習向前蹬車,家長在旁監護,盡量少扶持,熟練之後,自己會試著左右轉動和後退。雙足同時踏,配合雙手調節方向,身體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傾斜。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協調練習。

精細動作的訓練

1.定形撕紙:鍛煉手眼配合,練習手的技巧。

方法:將紙在縫紉機下軋成條狀的孔,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的孔,讓寶寶先將條狀針孔紙撕成條,熟練之後,再撕其他形狀的針孔紙。練習至熟練後,用鉛筆畫成各種形狀,小心撕成畫的形狀。

2.拚出4~6塊切開的圖。

方法:用一張動物圖片或一張房屋圖片,將其裁成4~6塊,讓孩子自己去拚上。拚圖能鍛煉孩子觀察事物從局部推及整體的能力,還可鍛煉手的敏捷和準確的能力。

語言能力的訓練

1.訓練說物品的用途:選孩子日常熟悉的物品如杯子、牙刷、毛巾、肥皂、衣服、鞋等,說出名稱和用途。

2.訓練說詞模仿動作:訓練孩子在不斷說出各種能表現動作的詞,讓孩子模仿,如說“哭”,就作哭狀,說“笑”,就作笑狀,說“開汽車”,就模仿開汽車等,也可大人做各種動作,讓孩子說出詞。

3.反義詞配對訓練:鍛煉思維、記憶能力,發展言語。

方法:在寶寶認識若幹漢字的基礎上選出10對字卡作反義詞配對。如出上時應配下,出長時應配短,出大時應配小。在平時學漢字時要有意地成對學習,可便於孩子理解,又可作配對訓練,可重複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