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意營養不良
小兒重度營養不良目前已減少,現在主要是喂養不當及疾病的影響造成的輕度和中度營養不良。預防的重點是加強嬰幼兒保健工作,進行營養指導和積極防治疾病。鼓勵母乳喂養,母乳不足者,應采取合理的混合喂養,補充動物乳類或豆漿等,不應單獨供給澱粉或煉乳、麥乳精等代乳。在嬰幼兒期,食物成分的正確搭配,除蛋白質類食物外,必須補充新鮮蔬菜;合理安排生活製度,培養良好的習慣,在患病期間要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素,如有先天性畸形,如唇、齶裂等;要及時矯治;在醫生指導下選購營養食品。
小兒最常見的營養障礙之一就是貧血症。乳類(指牛、羊乳)的最主要缺點是含鐵量少,維生素C含量受消毒(如煮沸)的影響含量減少,而影響鐵的吸收,因而用牛、羊奶作人工喂養的嬰兒易患貧血。配方奶粉由於強化了維生素C和鐵質,在6個月內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的嬰兒適用配方奶Ⅱ,6個月後可選用配方奶Ⅰ。如果買不到配方奶粉,則應早加含鐵和維生素C豐富的哺食,或果汁菜水及蛋黃、肝泥、肉泥等。羊奶喂養的嬰兒易患巨細胞貧血,應補充葉酸。
如何注意避免食物致敏
有的寶寶因患蕁麻疹、濕疹或哮喘而有過敏的潛在因素,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寶寶的飲食中應避免攝入致敏食物,以免疾病複發或加重,使寶寶受病患之苦。
引起過敏的食物很多,最常見的是異性蛋白食物如螃蟹、大蝦,尤其是冰凍袋裝的加工鱔魚、蝦及各種魚類、動物髒腑,甚至蛋類、肉類等。有的蔬菜也可引起過敏,如黃豆、毛豆、扁豆等豆類,木耳、菌藻類、蘑菇、竹筍,還有香菜、芹菜、韭菜等香味菜等,也可引起食物過敏。
父母應仔細觀察寶寶平日的飲食反應。若發現吃了某種食物產生過敏症狀,以後就應不讓寶寶再吃這種食物,一般寶寶經過1~2年長大後,隨著身體的強健而漸漸脫敏。但在再接觸過敏食物時仍應注意,要少量開始,以觀反應。
怎樣注意水果清潔衛生
將水果洗淨後,連皮一起吃掉,因為果皮中含有許多養分。吃法從單純的營養價值觀上來說是科學的。但是,近年來,為了防止害蟲或促進生產,水果和蔬菜噴灑了農藥。藥物會長期留在果皮和蔬菜上,這樣吃水果時,除了洗淨,還要削皮,最好是將皮削得深一些。有些水果如桔子本身就要剝了皮才可吃,但在吃桔子時,也應將皮洗淨,否則在剝皮的過程中,手上會沾有細菌和農藥,再去拿桔子瓣來吃,就很不衛生。楊梅和葡萄要先用洗滌靈浸泡再用清水洗淨食用,農藥是有機化合物,隻用水衝洗不易溶解,可用洗滌靈將油溶物洗淨,再用清水衝洗。桃子因表麵有毛,可用鹽水刷掉毛,這樣才可將果皮洗淨。
怎樣注意嬰幼兒被動高鹽
一些家長在給兒童調劑食物時,常以大人的口味來調劑孩子的日常飲食,讓小兒長期處於被動高鹽之中,這對兒童健康極為不利。
美國一個醫學組織對一些學齡兒童進行調查發現,吃含鹽量過多的食物的兒童有11%——13%患了高血壓。此外,食入鹽分太多,還會導致體內的鉀從尿中喪失,而鉀對於人體活動時肌肉的收縮、放鬆是必須的,鉀喪失過多,能引起心髒肌肉衰弱而死亡。
當然,適量的食鹽對維護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生理作用,這不僅因為食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又能為人體提供重要的營養元素鈉和氯,且能維持人體的酸堿平衡及滲透壓平衡,是合成胃酸的重要物質,可促進胃液、唾液的分泌,增強唾液中澱粉酶的活性,增進食欲,因此,小兒不可缺食鹽。但小兒肌體功能尚未健全,腎髒功能發育不夠完善,沒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過多的鈉,而過多的鈉能滯留體內水液,促使血量增加,血管呈高壓狀態,於是發生血壓升高,心髒負擔加重。
怎樣注意不要多吃巧克力
巧克力在我國早已成了人們熟悉的食品,這樣的東西寶寶們尤其鍾愛。巧克力熱量高,營養價值高,家長也就喜歡買給寶寶吃,把它當成了對孩子進行特別照顧的食品。其實適當的吃少量的巧克力是有好處的,畢竟巧克力有這獨特的純香和價值。但父母們更多的都是把巧克力當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其後成了某些寶寶的主食,離開了巧克力就不吃別的食物了。本來巧克力是用來調節飲食生活的,但如此一來反而成為有害的東西了。許多的寶寶因吃太多的巧克力而出現了貧血和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