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氣質美女楊記者(1 / 2)

第二天的常委會上,何誌雄請常委們一起看了一下這個專題片,列席參加的有電視台記者楊楓。

看完之後,何誌雄說:“這個專題片是電視台的楊楓記者拍攝製作的。我認為拍的很好,下麵請楊楓給我們介紹一下情況。”

楊楓身穿一身西裝款式的咖色大衣,搭配白色V領上衣,看起來知性而又不失小性感。她的出現讓老氣橫秋的常委會增添了一份生機,也讓這些都上了一點年級的幹部們眼前為之一亮,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楊楓身上。

楊楓說:“各位領導,大家好!這次我們電視台收到消息,本打算去公開采訪河西村公路的通車儀式,但是到現場後我們改變了主意。我個人覺得,暗訪出的好典型才是真正的好典型。群眾的口碑比個人的自我褒獎更可信。所以,我們的所有材料和影像資料都是暗中拍攝的,真實性強。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但是遺憾的是,我們以往並不是真正的做到了。有時候我們做的往往是命題作文,主題先行的結果,就是容易產生假大空。這是我們新聞工作者需要改進的問題,但是訴我直言,我們的領導在這方麵也有需要自省的地方。”

楊楓的發言過後,大家都沉默了。

還是何誌雄打破了沉默,他說:“楊楓記者的發言很尖銳,但是值得我們深思。今後我們還是少布置一些命題作文。當然,我們今天的主題並不是這個,我想大家談一談對鍾成這個先進事跡的看法。宣傳部長,你先發表一下觀點。”

宣傳部長何喜敏今年四十不到,是常委中最年輕的,但是因為寫東西經常熬夜的緣故,人看上有點蒼老。他說:“這個事跡的真實性已經不用懷疑了。這不是我們塑造出來的典型,而是在實際工作中湧現出來的。然後我們再看這件事情的先講性。這個小鍾,無私奉獻,真抓實幹,情係貧苦,卓有成效,贏得了民心,我覺得值得推廣,值得我們廣大基層幹部學習。我建議在進一步核實之後,發動全市幹部向鍾成學習。”

何誌雄點了點頭,說:“我看可以,大家以為如何?”

組織部長夏大兵說:“我個人認為,鍾成同誌的確需要表彰,但是作為一個要在全市推廣學習的楷模的話,他的事跡還是顯得有點單薄,缺乏厚度。所以我建議,對他進行表揚,但是不要倉促地把他樹立為全市幹部學習的典型。這方麵我們是有教訓的。”

大家自然地聯想起前幾年前任書記樹立的典型張斌,張斌是公安局的刑警隊長,因為連續破了幾個案子,又經常接濟困難學生,被前任書記樹為典型,在全市推廣學習。可是,不久之後,就被人發現,他生活作風有問題。這件事情領導幫他壓下了,但是後來他一次醉酒之後,用槍打傷一名和他發生爭執的人。結果,他的形象立即坍塌了,市委也很沒麵子。

他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何誌雄也覺得很有道理。他說:“我同意夏部長的意見。這個同誌一定要表彰和重用,就暫時不要樹立成典型了。”

他又對楊楓說:“小楊,感謝你今天的介紹。希望你繼續努力,為我們挖掘出更多的先進人物。這個小鍾,你也可以繼續關注。上次,你是暗訪,還沒有采訪他本人,這次,你可以去直接找他聊一聊,寫一個人物專訪,交給我看看,便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一個幹部。”

楊楓說:“書記,你這可是一篇命題作文啊。我試試看。”

鍾成上電視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河西村的人紛紛來到鍾成的住所向鍾成表示祝賀。大家都紛紛預言鍾成要升官了。

魏春妮說:“鍾科長,這次你上了電視,出名了,上級肯定提拔你。你走了,我們怎麼辦?”

鍾成說:“不就是上了次電視嗎?領導看沒看都不清楚呢!”

當然,他內心裏是希望領導看到的。

趙大海說:“鍾科長,我們這裏廟太小了,肯定容不下你這大菩薩。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在你走之前,還能為我們做一件好事。你看,這路也通了,我們出去是方便了,但是怎麼致富,我們還是沒有好方法。你能不能幫我們想一個致富的點子。我們老是刨地也刨不出金子啊!”

鍾成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河西村以前不通路的時候,想引進什麼項目的確是困難,現在路通了,應該比以前要容易些。

現在自己組織修路已經讓自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要想引起更大關注,必須要有更大的成績。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想辦法幹點實事好事。天道酬勤,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即使不能得到領導的重視和提拔,也能得到老百姓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