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長聯席辦公會上,滕副局長道:鍾局長,胡成校長去世後,一中的工作一直陷入停頓狀態。我看,應該及早將新任校長的人選確定下來。晚一天,就被動一天啊!
鍾成道:“滕局長說的很對!這幾天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不過,校長的人選的確定不是三兩天就能定下來的。大家知道,一中校長的級別和我是一樣的,比大家還要高半級,所以,我們隻能推薦人選,最後還要組織部來決定!當然,一般情況下,都以教育局的意見為主。國不可一日無君啊,校不可一日無長,目前有沒有安排人臨時牽頭?”
滕副局長說:“還沒有。一是因為現在是暑期,工作並不多,幾個副校長各自搞好自己分管的事,還勉強過得去;二是這個臨時牽頭的人也不好確定。”
“為什麼?”鍾成問。
滕副局長說:“因為安排誰臨時牽頭,是一個信號。好像有這個慣例,誰臨時牽頭了,誰就應該轉正。要不然,這個同誌就會有情緒。所以,這個人選也不好隨便定下來,需要大家一起來研究,需要局長來拍板啊!”
這個滕副局長,就是這麼優柔寡斷!鍾成不便批評他,就說:“那你把幾個副校長的情況給我們介紹介紹吧!我們一起議議!”
中江一中有副校級幹部五人,三個副校長,一個工會主席,一個黨支部副書記。後兩個都上了年紀了,如果要從一中內部產生校長,應該是在三個副校長當中產生。但是從各方麵的情況來看,三名副校長各有千秋,綜合實力可謂不相上下,實在令人難以確定。
鍾成說:“既然這樣,我建議讓黨委副書記做臨時牽頭人!”
滕副局長說:“那恐怕不大好吧!一中黨委副書記張四海,56歲了,快要退下來了,平時基本不管事的。”
謝副局長也說:“他威信不高,恐怕不能服眾!”
鍾成說:“正因為這樣,我才讓他牽頭的啊!大家注意,隻是讓他臨時牽頭負責!”
滕副局長反應過來了,說:“鍾局長走的是一招妙棋啊!這個張副書記年紀大了,應該不會還有當校長的雄心了,所以到時候叫他下,他不會有什麼想法。其他幾個人呢,也知道他上不了,牽頭負責隻是過渡性的,所以也會相安無事。因此,這是一個可以平衡各方麵的安排。我讚成!”
大家聽後也立即明白了。張四海臨時在一中牽頭的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關於校長的確定,大家商議後拿出了幾套方案,一是對幾個副校長進行考察,擇優推薦任命;二是在內部開展競選,誰得票多誰當校長;三是從其他高中或者局機關幹部中調任;四是學一學私立中學,在社會上公開招聘,擇優錄取。
鍾成帶著這四個方案,到市政府去請示洛天磊。
洛天磊說:“幾個方案都有可取之處,但是也各有各的弊端。第一套方案,組織直接任命,可以加強教育局對學校的領導,但是也容易犯官僚主義的錯誤;第二套方案,可以體現民主,但是民選出來的校長能不能與組織保持高度一致值得懷疑;第三套方案呢,可以從更大的範圍選擇人才,但一中的老師會不會抵製外來的方丈,還是一個未知數。最後一套,是個創舉,但是在現行體製下能否行的通,還要進行可行性論證。總之,在這個問題上你要慎重啊!當然也不要久拖不決。”
洛天磊的話四平八穩,絕對正確。但說了等於沒說。他心中沒有現成的人選。小小的一中校長,他才懶得操心。
鍾成想,等幾天再說吧!一中的校長在教育部門還是個肥缺,想吃這塊肥肉的人應不少。他們一旦開始活動,肯定會牽扯到方方麵麵的人。找自己打招呼的人肯定不少,自己必須要反複權衡,才能最後作出決定。
果然不出所料,為一中校長一事來找鍾成的人絡繹不絕。大家從胡成校長之死的陰影裏走出來了,開始謀求現實的權力。
有毛遂自薦的。二中校長馮章平寫了封自薦信。
自薦書
尊敬的局領導,尊敬的張局長:
本人馮章平,男,40歲,本科。**黨員,省骨幹教師,市優秀教師。現任江北二中校長。三年來,勵精圖治,使學校升學率由全地區同類學校中下遊上升到前五名。為了更好地為江北教育做貢獻,本人毛遂自薦,申請擔任江北一中校長。如過組織上給我這個機會,本人願立下軍令狀,一年內扭轉局麵,一本突破三百人,兩年內清華北大實現零的突破,升學率居地區同類學校第一名;三年內讓江北一中躍居全省縣市一中十強行列。否則自動離職,發配到鄉村中學任教;
馮章平即日
有上麵來的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