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禦駕親征”(1 / 2)

兩個星期後,馮章平又來彙報工作。

這一次馮章平來,鍾成沒有下位。

初次見麵,來者是客,以禮相待;而現在,他和馮章平的上下級關係必須通過位置來明確、來體現、來強化。

但態度上的熱情與親切是必須的。

鍾成問:“學校情況怎樣?”

馮章平回答道:“鍾局長,很遺憾啊!這次我不能當喜鵲,而隻能當烏鴉了。我不打算報喜,隻想報憂。”

鍾成說:“看得出,你是一個務實的領導,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粉飾太平。這樣好,便於我們領導掌握真實的情況,也便於你們快速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

馮章平有點興奮,他說:“鍾局長,剛才我心裏還忐忑不安,聽您這麼一說我就踏實了。其實我也可以給您彙報一下大好形勢,這樣您聽著舒服,我的日子也好過。但是光圖眼前的舒服不行,遲早是要交帳的啊!長痛不如短痛,晚說不如早說。”

鍾成道:“這就好比一個人得了病,瞞著隻能讓病拖得更重!早報告,早治療,就可以早痊愈。說吧,我喜歡陽光明媚,但也不回避陰風苦雨!”

“阻力重重啊!”馮章平歎了一口氣,說:“我現在有三道難題,等著你為我破解!”

馮章平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三架馬車”給他出的。

這三架馬車分別是管教學的副校長龍華清,管德育的副校長張仁貴,管後勤的副校長李望明。

這三個人之前為競爭校長職位曾爭得不可開交,三個人都作了“投資”,找了關係用了錢,但最後卻都沒有成功。果子被馮章平奪走了,這個外來的和尚居然到一中這個大廟裏當起了實際上的方丈。

殘酷的現實讓他們驚醒了。正是他們大打內戰才讓馮章平有了可乘之機。於是他們決定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現在的情況需要他們團結起來,一起對付馮章平。

每次開校長辦公會,馮章平布置的工作,他們總要一唱一和,說三道四,搞得馮章平很難堪。

搞起工作也是人為地為馮章平設些障礙,出些難題。

例如,教師節的時候,馮章平因為新官上任,想多為老師們發點福利,讓老師們對他增添一份好感。他問劉仁貴:“劉校長,去年學校教師節給老師們發了多少錢?”

“三百!”

馮章平就說:“為了改善教師福利,讓教師們過一個快樂的教師節,今年我們把標準調高一點,每人發五百,大家覺得怎麼樣?”

本以為這個建議會得到大家的一直讚同,誰知除了黨委副書記張四海和工會主席揚偉讚成外,另外三個副校長都提出了反對意見。

李望明說:“我讚成為老師們增加點福利。但是必須量力而行!目前學校資金有點緊,拿出來有難度!我建議還是過緊日子好一些!”

張仁貴道:“這個恐怕不大好吧!老校長在世的時候一直都發的三百,現在你一上任就發到了五百,是不是有點出他洋相的味道啊!我覺得這樣會挑起人們對胡校長的不滿!胡校長屍骨未寒,這樣不大合適吧!”

龍華清想了想,說:“我覺得馮校長的動機還是好的。為老師謀福利無可厚非,我讚成。但是在目前學校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把錢用在教學獎勵上可能效果要更好。因為教師節的福利是不與教師的績效掛勾的,發再多也起不到激勵教師抓教學的作用。但是我們把他用在教學上就大不一樣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啊!”

馮章平被他們東一說西一說,最終還是照老標準發了。

可是三個人卻在背地裏散步謠言,說本來他們提議今年發五百的,但被新來的馮校長否定了。

許多不知實情的人對馮章平頗有怨言。有人說:“畢竟是小學校來的,太小家子氣了!”

這樣的事當然不止一例。

馮章平介紹完,訴苦道:“鍾局長,他們都是一中的元老,級別又和我一樣,他們的任免是要通過教育局和組織部的,我可真拿他們沒辦法啊!你是校長,一定要幫我鎮一鎮!”

鍾成問“怎麼個鎮法?”

馮章平說:“鍾局長,您是管理專家,你的辦法一定很多,我就不用多嘴了吧?”

鍾成確實有辦法,正準備說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馮章平並不是庸碌之輩,既然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他一定早就在思考解決的方案了。這次來,恐怕隻是想借用一下他這個教育局局長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