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夜晚與傳承(下)(1 / 2)

左慈,三國時期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後世介紹他是道家丹鼎派的鼻祖,有史料記載他和魏晉時期士大夫服食五石散有密切因果,於吉,更是傳聞中善於符咒之術,後被孫策所殺,策殺於吉後常看到有於吉的鬼魂於左右,有人說他與漢末太平道黃巾之亂有幹戈,這麼推來景源能與之爭議,該也是道家所說陸地神仙類的人物,崇尚尚武修肉身文修內府,這個倒是與老羅的本性極為相合。

老羅兒時到少年都隨中醫老父學習太極養生拳法,隻是後來參軍入伍才學了軍隊內部的軍體拳之類的,後來又和戰友學了八極拳等外門拳法,說是尚武修肉身一點沒錯。至於文修內府,太極拳本就出自道家,老羅再學景源之法應是追逐本意,一脈相承了。

戒中的兩本書都不厚,都是某種動物皮革所製,分量材質卻又有不同,一本根本打不開,黑色的皮質,上麵有規則的金紅紋樣,似篆文似金文,難以分辨,能翻開的一本為青黃色皮質,封麵上寫著景源書三個字,翻開內頁,虱蟻小字密密麻麻,前麵記述都是道家所講養生之術,行文晦澀難懂,與家中老父收藏的《黃帝內經》大同小異,隻有最後兩頁才略有不同,同樣是小字,旁邊卻附有繪製的動態人物紋樣,老羅心道,這便是了,景源傳承之法大概也是一種拳法,若是靜功打坐之類,老羅恐怕真的沒有那個毅力坐枯禪。

字跡太小,篝火的光下實在難以看清,老羅合上景源書,把所有的物品一樣樣分類存入戒指空間,經過多次實驗,老羅已經能夠熟練操作,隻要意念所到,戒指空間內的物品就會存在某個位置堆放,並不雜亂。

最後剩下景源書,老羅打算白天的時候抽空查看,同樣保存進戒指空間。長刀至於膝上,老羅一邊觀摩上麵浮刻的龍紋,一邊想著景源遺書中所述。冉閔這個人實在是南北朝時期非常英雄神武的人物,後趙石虎的養子,曾立朝後魏,為抗外族入侵曾發“殺胡令”,端是英雄了得,最後卻因為氏族爭勝,漢家人的內部不和,被鮮卑人慕容儁所殺,後世冉閔被尊為武悼天王,他的兒子冉裕也肯定不俗,可惜卻擋不住內事分憂,外戰無措。最後傷重垂死,而他的武器卻由景源承接,輾轉千多年毫發無損甚至沒有一點鏽跡的到了他老羅的手裏。

是“雇主”的提示嗎?老羅低頭看著手中的長刀,火光與月光的輝映下,刀身的邊沿泛著幽幽的藍光,兩道深深的血槽中間也許還遺留著鮮卑人或者羯人的血,刀柄上盤龍的凹紋中同樣有暗紅色的痕跡,老羅的手握在刀柄上,沒有一絲的不合適,無論那雙大手的圍度還是老羅的臂展,這把長刀仿若是為老羅量身定做一般,換做另一個稍矮或者稍微文弱的華人都肯定拿不起或者舞不動,隻有像老羅這樣百戰沙場的虎賁之士才能揮舞它如同稚童手執竹竿一樣輕鬆。而自己從小就不像兩個哥哥喜歡牧場或者經商,而是更喜歡軍隊,喜歡鐵與血的生活,對父母催促的婚事置若罔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