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百年前,那位穿越者一舉的擊敗了滿清,開創了中華帝國,開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之後,伴隨而來的是新文化運動。
那位穿越者,創立了帝國之後,就開始對過去進行大幅度的顛覆。
之前的改朝換代,多是大體上沿襲了前朝的製度,多數是換湯不換藥,有所損益,有所增減;可是那位穿越者,卻是對整個時代,整個社會,進行大的解剖,重新構建。
而製度的衝突,必然引發文化的衝突;文化的衝突,必然引起思想的衝突;思想的衝突,必然引起語言的衝突。
那時文言文與白話文劇烈的碰撞在了一起。
語言決定認知,什麼樣的語言,就會誕生什麼樣的思想。
文言文有屬於自己的語言體係、專用的名詞和固有邏輯;白話文有屬於白話文的語言體係,專用名詞,描述方式。
在那位穿越者的支持之下,白話文大行其道。
遭到了很多的文人的反對,將那時的白話文,稱為小白文。
隻是這些文人的抵抗,在那位穿越者麵前,虛弱不堪,沒有進行焚書坑儒,也沒有進行文字獄,隻是簡簡單單的編書行動,簡單的幾條科舉規定,立刻讓小白文處於了壓倒性的優勢。
於是小白文,大行其道。
當然了,也帶來了巨大的弊端。
在小白文盛行之前,很多的古代書籍,文人皆是能看懂;
可是到了小白文盛行的時代,很多的古代書籍,皆是看不懂,需要加翻譯注釋,才能看懂。
而那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就是小白文的經典名著。
也是那個時代,三大小說走上了神壇。
這個世界上,俗人,凡人是多數;而大神,仙人隻是少數。
能看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大有人在,人口基數很大;可是能看懂《紅樓夢》的除了那些仙人,那些大家之外,多數人看不懂。
然而看不懂,並不代表出名。
就好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哪怕是科學家中,真正看懂的也沒有幾個。
可是看不懂不要緊,至少要裝懂,不然顯得自己沒有學問。
《紅樓夢》也是如此,看懂《紅樓夢》的沒有幾個,可是看不懂也要裝懂,不然顯得沒有文化。
很多大家皆說好,可是你卻說差,這不是顯得你丟人嗎!
然而,在市場上,真正能吃開的,隻是《三國演義》等一類書。
“小白文,才是王道。這是小白文的時代!”
李清深吸一口氣。
確定了目標,李清開始構思著寫作計劃。
打開電腦,隻見到一排接著一排的武俠小說,仔細的翻看了起來。
這些武俠小說,皆是收藏眾多,月票眾多,訂閱眾多,皆是火熱的小說,是屬於成功之作。
一個小時之後,李清大致的瀏覽了一番,發覺這些武俠小說真的寫得不錯,其中的一些小說,質量上不遜色於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等等。隻有他們的一些頂級作品,才有一絲優勢。
“這是一個凶殘的時代,武俠世界太凶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