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語言能力階段發展特點(1)1歲以下的寶寶①2~3個月階段3個月的寶寶視覺更加靈敏,注視的範圍也擴大到180°。他們喜歡看經常接觸的熟悉的臉,對父母或其他常照顧自己的人給予微笑回報,微笑次數明顯比以往增多。興奮時用一係列的反應表示自己的快樂,如舞動手腳、轉頭等,對聽到自己的聲音感到非常有興趣。
此階段的寶寶有兩種聲音,一是由於身體的不適所發出的細語聲;另一種是在母親對他微笑“交談”的時候發出的細語聲,這是一種比較深沉的沒有鼻化的嗚嗚聲,接著出現某些輔音。初始發聲都屬一些氣流衝出口腔就能發出的音,如原來閉著嘴,嘴一張,氣流出來就成m-ma,這些聲音鍛煉了寶寶的言語呼吸和舌頭的活動,使軟齶向下移動,有助於元音和輔音的出現。
2~3個月的寶寶能對人的聲音做出凝視、微笑或停止哭叫的反應,有了一定的辨音辨調能力。年輕的父母要知道2~3個月的寶寶開始懂得別人對他說話時的感情、情緒。當父母友善地與寶寶說話時,寶寶會微笑,若父母大聲或憤怒地說話,寶寶會感到害怕,並往往會躲開並啼哭。不要讓寶寶感到不安,要給予愛的鼓勵和支持,給寶寶豐富的語言環境,如周圍的人、音樂等。尤其是2~3個月的寶寶開始進入語言自發的發聲階段,父母要用溫和親切的語氣和寶寶多說話,並伴以豐富的表情,盡管寶寶有時聽不懂,但這些都對寶寶有潛意識的影響。
②4~8個月階段寶寶到了4~8個月時,感知覺進一步發展,視覺功能進入能分辨人物細微差別的階段;視野漸漸擴大,好的可達到正常成人的視野範圍;聽覺不僅能分辨出自己的聲音,還能變換聲調。這時寶寶已開始咿呀學語,但寶寶的發音特點是一個音節有節奏地重複發出,如ba-ba-ba-ba。因為發音的增加,其中有些音很像詞音,如ba-ba、ge-ge、ma-ma等,這樣成人就有可能利用形象進行強化。6個月的寶寶在語言發育方麵有明顯的發展,當用寶寶熟悉的詞叫他時,90%的寶寶都會有反應,轉過頭去尋找聲源。有些寶寶還能偶爾聽懂幾個詞的意義。7個月時,寶寶就可以模仿成人發出的聲音,經過一段訓練,開始理解詞義;8個月寶寶可聽懂一些詞義,能將語言和動作聯係起來,如問寶寶:“寶寶,你的小手呢?”他可以準確地引出小手。但是,寶寶還不能將聽和說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他能朝向爸爸看,但還不能有意識地叫“爸爸”。
寶寶7個月時模仿力與日俱增,特別是開始模仿周圍人說話的語音、語調,所以父母對寶寶說話時,要麵對麵、輕言慢語,讓寶寶看清父母的口形,要盡量一個字一個字地說,注意節奏,吐字清晰。因為這個時期寶寶的模仿力很強,語音一旦形成,要糾正就很困難,所以要在孩子剛開始學語言時就給予其純正的、規範的發音和用詞。
③9~12個月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獨坐時間增長,爬行較靈活,扶著東西站得也較以前穩多了,有的甚至能獨立站立及獨立行走幾步。各種感官之間也更加協調,從而使寶寶對事物認識更加全麵。到1歲時,寶寶已經能指認出五官的位置等,也能集中注意力2~3分鍾,能積極觀察物體,並能有選擇地觀察圖形。
9~12個月是寶寶句子模式和詞的萌芽階段。在8~9個月時,寶寶除了同音節的重複外,明顯地增加了不同音節的連續發音,且出現了音調的變化,除一聲外,其他三聲也出現。到了1周歲,寶寶大約掌握了15個詞語左右,會主動地叫“媽媽”、“爸爸”,會說某些物品的名稱,可用一些簡單的字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對父母提出的一些要求可以理解,同時還能執行父母的語言命令。
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多和寶寶說話,無論是照顧寶寶時還是在與寶寶做遊戲時,都要用語言吸引寶寶,並注意喚起寶寶的語言反應。
父母可以買一些有圖畫的書給寶寶看,並用手指點,告訴寶寶圖上物體的名稱,讓寶寶模仿發音,等寶寶練習後,要用提問方式讓寶寶指出某一物體。這樣使寶寶結合視覺、動作、語言對事物進行認識,很有益處。
寶寶在1歲時已能發出許多無意識的音節,同時樂於模仿成人的發音。家長說話時一定要讓寶寶看清口形。寶寶會一邊模仿一邊咯咯發笑,發音成為家長和寶寶歡樂交往的表達方式。這樣的親子交往,既培養了寶寶的良好情緒,又促進了寶寶的發音練習。
(2)1~2歲的寶寶1歲的寶寶能理解並完成簡單的命令,對“不”可以理解,能聽父母講簡單的故事。此時寶寶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如“媽媽抱抱”等。想要什麼時可以邊用手指邊說出名稱,能用語言和動作相結合提出簡單的需要與願望;會說出一些家用物品的名稱,此時寶寶仍會常發出一連串的聲音,很像和成人對話,其實是寶寶在做發音遊戲和咿呀學語,同時,積極地模仿父母說話也是寶寶常見的行為。
到了寶寶兩歲時,他已經會說很多詞彙了,進入了語言理解的階段,即寶寶對成人所說的話理解在不斷的加深,理解的語言大大超過他會說的話;如能聽從父母的要求並按要求去做,會指著說出圖中物體的名稱等;開始用語言、動作及表情來表達自己的願望、需要,會用語言與他人交往。這時寶寶較多地用“不”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父母在這時不必刻意糾正寶寶的發音錯誤。因為寶寶對語音的掌握有一定順序,一些錯誤發音和其生理發展有一定聯係,到以後會自然糾正過來。但要注意的是,父母千萬不要學寶寶的錯誤發音,而應以正確的發音去引導寶寶,這才能使寶寶早日掌握正確發音。
這時的寶寶喜歡自言自語,父母不要打斷寶寶的自言自語。因為這一時期的寶寶仍處於直覺行動思維的初級階段,還不能完全進行內隱性思考。寶寶遊戲中出現的自言自語現象其實起著輔助思考、幫助解決問題的作用。
(3)2~3歲的寶寶2~3歲是寶寶口語發展的關鍵期。語言進步很明顯,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他們喜歡聽他能聽懂的童話故事、詩歌,喜歡跟成人說話,能記住一些童話、故事、詩歌的內容。也就是說,寶寶不僅能理解跟直接感知事物有關的語言內容,而且能理解描述他所熟悉的、但不被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敘述性的語言。
兩歲寶寶出現“三詞句”,即在原有雙詞句的基礎上,開始增加動詞和其他結構成分,使說出的話具有了一般簡單句的特征;到兩歲4個月至兩歲半時,說出“四詞句”,表明寶寶進入了完整句的形成階段。到了3歲,寶寶聽和說的積極性都很高,喜歡和家長進行語言交談,愛聽故事,念兒歌,並能記住一些主要的故事情節,背誦一些詩歌等。
2~3歲時,語言的概括能力和對行為的調節能力都明顯地發展起來,這給寶寶學習社會經驗、形成道德品質提供了可能性。為此,應該注意多給寶寶以語言交際的機會,如談話、歌謠、講故事等;要積極發展寶寶的語言,在寶寶已有的詞彙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豐富寶寶的語言;對於寶寶語言中的錯誤和缺點,不要加以訕笑,不要故意重複他的錯誤和缺點,而要加以正確的示範,要多多鼓勵寶寶說話,積極而巧妙地回答寶寶的發問。
同時,父母要教寶寶學習良好的語言習慣。引導寶寶養成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不要打斷他人說話,也不要東張西望;說話口齒清楚,速度適中,並學會控製音量;學習運用表情、眼神和手勢;鼓勵寶寶多提問。寶寶提問後,父母要認真對待,必要時引導寶寶自己去解決問題。
到了這個年齡,父母可以讓寶寶適當地看電視。電視節目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又有聲音和圖像,色彩鮮豔,對於提高寶寶的語言水平十分有利。但要嚴格控製寶寶看電視的時間;選擇適合寶寶的節目,不要讓電視取代父母。
(4)3~4歲的寶寶隨著寶寶發音器官的成熟,語音聽覺係統的發展及大腦機能的發展,發音能力迅速加強,到了3~4歲語音發展到一個大的飛躍期。大多數3歲以上的幼兒對聲母發音不感到困難,部分3歲孩子對輔音感到困難。
在詞彙方麵,3~4歲也是詞彙飛躍發展的時期之一,實詞在3~4歲時增長的速度比4~5歲迅速;所說句子的複雜性也逐漸發展,3歲時幼兒詞彙量猛增,句子的修飾語顯著增加,並具一定的語法規則。
語言中仍以簡單句為主,複合句在簡單句的發展過程中同時並行地發展起來;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麵,3~4歲幼兒雖已能講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由於詞彙貧乏顯得不流暢,常常帶有一些多餘的口頭語,還有少數幼兒甚至顯得口吃。同時,他們在集體(如幼兒園班級)麵前講話往往不大膽、不自然。
父母應該充分發揮成人語言的榜樣作用,盡量使用正確的發音、豐富的詞彙、規範的語法、有條理的表達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語言的發展。父母必須注意自身的語言修養。孩子詞彙不夠豐富而造成表達不流暢,此時就應該豐富孩子的不規範語音和語句等。
二、寶寶語言能力開發方法(1)抓住關鍵期培養寶寶的發音出生兩個月左右的乳兒,會發出“咿”、“呀”的聲音。當成人出現在他麵前逗他時,他的小臉會露出快樂的神情。人們往往把乳兒這時的發音,稱為“咿呀學語”期。成功的父母,從來不給孩子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特別是這個訓練語音的機會。
寶寶滿月後,會發出可愛的“啊……啊……”或“嗚……嗚”的聲音。這種嬰兒的呢喃即是語言基礎。當寶寶發出“啊……啊”的聲音,媽媽應該把它視作寶寶的語言,仔細傾聽。媽媽高興傾聽,寶寶會更想說話。當寶寶哭個不停時,隻要稍為改變一下氣氛,就可能停止哭泣。哭泣時,可以輕輕抱他,用手指在他嘴上輕拍,讓他發出“哇、哇、哇”的聲音,可以將寶寶的手放在媽媽的嘴上,拍出“哇、哇、哇”的聲音。這些動作可以幫助寶寶做發音練習。
當寶寶有能力發出聲音,心智也慢慢發展後,會笑出聲來。發展到這個階段時,各種豐富的感情就會逐漸出現。越是快樂地體驗每一個經驗,對這個時期寶寶的發展越有幫助。所以,父母快樂地參與寶寶的學習過程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盡量讓寶寶體驗各種事情,讓他多看、多聽、多摸、多說。
①多看“多看”就是看一些懸掛在麵前的色彩鮮豔的、能夠動的玩具,設計一個漂亮的、常變化的搖籃,發展他的視覺,為以後學習語音,觀察成人口形做準備。
②多聽“多聽”就是聽從不同方向發出的各異的聲音,讓寶寶尋找發音的人或物,常常放多種風格的CD給寶寶聽,為寶寶的成長布置一個有節奏的音樂世界,訓練他的辨音能力,發展聽覺和運動覺。
③多摸手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通過手的觸覺我們能認識許多東西。常常拿一些物品放在寶寶麵前,讓他用手摸玩,這樣既能鍛煉他的觸覺能力,分別事物的能力,又可以使他的視覺和運動覺協調活動,為以後能把音和物很好地結合起來做好準備。
④多說“多說”,就是父母利用哺乳、換尿片、洗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與寶寶說話,和他對口形,引逗寶寶開口發音,鍛煉發音器官。寶寶學說話不僅需要聽覺能力,而且需要視覺和運動覺的配合,所以,在訓練寶寶說話發音的同時,對寶寶的各種感官進行綜合訓練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