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2 / 2)

周伯通搔頭答道:“我有個拜把子兄弟叫郭靖,師兄認得他麼?哎呀,師兄謝世時候那傻小子還沒從娘胎跳出來,師哥怎麼會識得!他派人送個信兒給我,叫我去赴英雄大宴,我這不打老遠趕來!師哥,你從何處來,帶我去玩一程,獨個兒好沒興頭。”

龍駿忍不住“噗嗤”大笑,心想:“這怪老頭恁地有趣,武功更在西毒北丐之上,與他同行即可解悶,又能向他印證一些真經上難解的玄理,而且再遇到鬼麵人等蒙古高手也好有個幫手。”便朗聲道:“我正要前往大勝關參加英雄大會,周師弟與我同去便是!”

周伯通拍手大笑道:“妙極!妙極!師哥你死了又轉世活過來,是沒死得透還是沒有活夠?那閻羅老子長得什麼樣啊,他的胡子像老頑童這樣全白的麼?武功與師兄相比誰的高些?”

龍駿胡鄒道:“閻羅大仙有兩個腦袋,沒有一個比你模樣俊兒,若論武功與你不相伯仲,要是勝得過我,你師哥又怎能活回來!”

周伯通哈哈大笑道:“那倒也是!”二人一問一答,先是周伯通問龍駿鬼神下界和他從哪裏長大的奇事,再是龍駿向老頑童變思發問印證經文解譯和正宗的上乘思想,兩人各有所得,一路好不悠閑開懷。

這日黃昏,二人越過大勝關並不繁盛的市鎮,向東又行了七八裏路,隻見前麵數百株古槐繞著一莊大莊院,燭火通明,自遠望去莊內房層接著房層,重重疊疊,一時也瞧不清那麼多,看來便接待上千的賓客也是綽綽有餘。

龍駿遠瞧莊前密密齊齊排列著幾千名蒙古兵,包圍三麵莊落水泄不通,心知不妙,當下與老頑童繞至一旁,避過崗哨,飛身躍上一株古槐樹梢,向莊內凝神瞧去。見正廳酒席上空出七八張桌子的地位來,燭光泛碧,將廳中照耀的白晝相似。

一時廊下、天井、門邊都擠滿了人,眾人叫好助威,聲震屋瓦,在人群正中的空地正打鬥著二人,一為中年男子胸寬腰挺,氣勢非凡,雙掌劈空夾雜著淩厲勁道,掌風掃出丈許之外,所使的招數正是降龍十八掌的絕學,另一人身材瘦高,衣著豔色,右手拇指與食指捏住一根細線,上一撥下一撥,便將對方威猛的掌力化解開去。

周伯通見那男子掌風淩厲,卻占不到絲毫便宜,急道:“是我郭靖兄弟與人劃道,那人武功當真奇異狠辣,怎地一根細針竟如此厲害,平生從未所見,師哥,你瞧那是勞什子門道武功?”

龍駿見二人身法越鬥越快,郭靖的降龍十八掌使將開來,神威凜凜,掌風呼嘯,但那鬼麵人的身影如同鬼魅,直似輕煙,出手實在太過迅捷,如閃電、如雷轟,事先又無半點征兆,委實可怖可畏。

龍駿看得暗暗心驚,尋思:“這怪人的武功比月前更狠辣,實在登峰造極,竟隻用根繡花針將郭靖掌法迫得難以施展全力,這是什麼武功?”忽地腦海靈念一動,脫口而出道:“啊!是葵花寶典!”

周伯通初聞“葵花寶典”四個字,摸不著頭腦,心下則想:“這武功名字起的高雅,威力又驚人,倘若那人肯教,我不妨拜他為師!”

龍駿心道:“記得自己童年時曾在父親遺留別墅的書房中,翻讀過一些書籍,上述這《葵花寶典》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秘籍,乃宋元時期一位宦官所著,至於以他這樣一位高手,為什麼在皇宮中做太監,卻道不明白。

“數百年來無一人能據書練就,直到寶典三百年後為福建莆田少林寺下院紅葉禪師所得,當時華山派有兩位師兄弟曾到莆田少林寺作客,竟因機緣偷看到《葵花寶典》,二人分別記下前後兩半,由於事起匆然未能背熟,以至後來華山派劍宗與氣宗火拚。

“待渡元禪師前往華山調解,聽聞二人隨口解釋經文,心下暗自記憶。下山後還俗憑此創下“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後來魔教十長老攻上華山奪去殘缺不全的《葵花寶典》,到百年後一位魔教教主東方不敗練成神功,天下無敵……是了,那部書好象也是金庸先生所著!”此時廳中二人相鬥的情勢又已生變,郭靖左腿微屈,右掌劃了個圓圈,平推出去,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他這一招日夕勤練不輟,此掌法威力在“功”而不在“變”,加上二十年的苦功,實在已到爐火純青之境,後勁一道強似一道,在刹那之間猛增勁道,看得龍駿自歎不如,自持此套掌法隻有他的六七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