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下樓簡單吃了點東西,回屋關好門,將“請勿打擾”的牌子掛在房門外,他要試試這《上清大洞真經》究竟是如何一種長生妙法。
按照真經的記載,他閉目存思起其中的天尊來,上清大洞真經中要存思的天尊是一位三目神仙,身穿江牙海水五爪白玉龍織金蟒袍,手執長柄鉤金玉如意,座下一隻四足踏雲墨麒麟,看上去應該就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
說起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來,這位尊神在《封神演義》裏是商朝太師聞仲死後封神,典型的炮灰角色,但在道教典籍中可是不得了的人物,為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九天之外化身,主掌天地雷罰,為“四禦”之首,真正是一等一的天界大佬。
趙毅在床上按照天尊的坐姿,雙目微閉,盤膝而坐,五心朝天,慢慢調整好呼吸,放空心思。
舌尖緊緊抵住上顎,存想之中識海裏慢慢浮現出天尊的身影,模模糊糊,看不甚清楚。趙毅剛開始修行,存思出來的天尊遠不如大洞真經中所載的那麼氣派,沒有玉如意、沒有墨麒麟,身上穿的也是件普通月白素服,但仍然可以感覺到氣度非凡,於識海之內隱隱然釋放出光明。
別的不說,單單隻存想出這麼一個天尊像,就讓人覺得似乎其中蘊含著天地至理一般。仿佛身周無處不和諧,給人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修行之中不知時光流逝,待趙軒清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半夜時分,腹內餓的厲害,他在包裏翻出包方便麵來泡上,還掰了兩根火腿腸放進去,一邊吃麵一邊考慮著修行的問題。
這大洞真經果然有些門道,打坐了這麼老半天,不僅身體四肢毫無酸麻之感,反而神清氣爽。能夠存思天尊神像於識海,應該是最初的合元境界了,接著修行下去,便是寄魂境界,屆時能夠以陰魂與他人溝通。雖然還不如夜遊境界的神魂出竅,遊於天地之間那麼神奇,但卻可以寄一魂於他人識海,溝通無礙。寄魂一法並不能對他人產生實際影響,但卻是裝神弄鬼的好路數。
隻是有一個問題,這大洞真經中記載的存思煉神之法固然是長生久視之無上妙法,但初期這幾個境界實在沒有什麼殺傷力,對付沒腦子的喪屍還有點戲,對付末世裏的暴徒那是想都別想了。自己還是需要借助外力,度過兩年之後的喪屍狂潮。
隻要度過了前期的喪屍潮,將境界提升起來,那麼大洞真經中記載的無論是養屍煉屍之法,還是驅屍化屍之術,都能讓自己不但可以苟全性命於亂世,更能聞達諸侯,長生可期。
按照大洞真經記載,合元、寄魂境界之後便是夜遊、日遊,那時神魂出竅,才真正算是踏上煉神修真之路。到了夜遊境界之後便能煉製基本的符籙,雖然神魂本身對喪屍沒什麼殺傷力,但卻可以借助元力和符籙保命。日遊之後更有顯形、附體、元神、雷劫、洞靈、啟真等境界,那是真正的以神魂影響物質,堪稱造物的手段,當然現在的趙毅對這些是想都不敢想的。
上清大洞真經是無上心法,直指大道,不提攻伐。換句話說,上清大洞真經可以讓人境界提升,卻不能給人鬥爭的本領。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這經書就好比是核電站,威力自然無窮,但打起戰爭來還是得靠飛機大炮不是。所幸在零散記憶碎片之中,趙毅找到了對現階段的狀況有幫助的東西,那就是符籙的製作方法和喪屍的分類。
符籙的製作暫且不去理它,畢竟要到夜遊境界之後才能用到。喪屍的分類卻是趙毅此時急需的,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剛被屍氣侵染的人類被稱為醒屍,這時候的喪屍行動遲緩,隻能以數量取勝,單對單遇到,便是一般的成年男子也能撂倒醒屍,不過一旦被大群醒屍圍上,那就隻能悲劇了。
在長期的陰氣滋養之下,醒屍會變成走屍,行走猶如常人,這時候就有些危險了,走屍不知疲累,一旦在荒郊野外被盯上,一般人還是很難逃脫的。不過走屍隻能行走和慢跑,在城市裏隻要一堵矮牆,就能把他們擋住,還不算特別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