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何六一家後,周家也找到趙毅,趙毅順手把他們的體質問題也都給解決了。周家一家人自然是感恩戴德,把祖傳的幾塊玉石全送給了趙毅。趙毅看是幾塊上好的藍田玉,有錢都沒處買去,形似玉板,大小正合適製作玉符,也沒客氣就收下了。
趙毅處理完這些事,就驅車前往東萊尋找劉作宇,要給他解決體質問題。劉作宇之所以還在東萊市,是因為他要在東萊建造自己家的庇護所。
在趙毅閉關的這半年裏,他先是回家向老爹劉震由旁敲側擊了能不能請假的問題。結果當然是不能,身在劉震由那種敏感的位置,聯邦政府是絕對不會容忍他無原因脫離序列的。
劉作宇隻能自己著手做末世的準備工作,與趙毅當初設想不同的是,劉作宇並不打算去臨淄的庇護所。
劉作宇的想法和何六相似,天地浩劫展開時,哪裏人多哪裏就危險。人最少的地方除了南北極,就隻剩沙漠和茫茫大海了,相比於號稱生命禁區的沙漠,還是大海更適合人類生存。
趙毅在臨淄的庇護所就算設計再巧妙,畢竟還是在市郊,不排除有被大群喪屍包圍的危險。一旦被包圍,而那時護教夜叉還沒有出世的話,趙毅一個人身負道法要走也容易,如果再帶上劉作宇一家就難說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兩人分頭行動,劉作宇在海上建立自己家的庇護所,既可以分擔風險,又可以作為趙毅的退路。
劉作宇當然沒有何六租下一個海島的大手筆,他的選擇是經濟實惠的漁船。在趙毅的資助下,準確的說是在何六的資助下,劉作宇購買了一艘37米鋼質雙體拖網漁船,自由航速可達24海裏每小時,續航能力8000海裏,自持力可達120天,核定船員10人。
也就是說,這艘漁船一次裝足按設計要求規定的燃料、淡水、食品等,中途不補給,能保證10人連續在海上生活120天。如果算上能夠利用的300立方米容積魚艙的話,這個時間還會更長。
劉作宇還在海岸租了塊地建了幾個物流倉庫,當做以後的補給點。劉作宇現在留在東萊,就是為了學習如何使用這艘漁船,包括如何進行簡單維修。
見到劉作宇的時候趙毅差點沒認出來,半年的海上生活給劉作宇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曬成古銅色的皮膚,更加精悍的肌肉,無一不顯示出劉作宇的改變。
劉作宇還要脫了鞋給趙毅看他的腳趾,說他的腳趾縫隙現在特別寬,這樣能夠在風浪中站的更穩,趙毅罵了聲變態差點沒把他踢下車。
劉作宇是不具備屍氣免疫體質的,趙毅掐了個避屍訣給他解決了,另外還給了他兩張避屍符。這兩張避屍符是趙毅特製的,不需要元力為引就能激發,這是給劉作宇父母準備的。劉作宇一看還有這好東西,抓著趙毅說不夠非得讓趙毅再給他一張。
趙毅一邊掏避屍符一邊道:“不是吧,你小子找了個相好的?難得末日臨頭還有這等雅興,實在是我等楷模。”
劉作宇作勢欲踢,道:“去你的,你當我是你呢,這是給我妹妹要的。”
“你還有個妹妹?怎麼沒聽你說過,是親的嗎?”趙毅不解道,他從不知道劉作宇還有個妹妹。
劉作宇一臉的無奈,道:“別提了,特麼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六歲的時候我媽生了個女孩兒,也就是我妹妹,當時醫院說是死嬰,我媽還哭的跟什麼似的。大四快畢業的時候才知道我妹妹當時被護士抱錯了,那個死嬰是別人家的,我妹妹其實好著呢,後來她養父母去世,她就又回我家了,今年剛上大一。”
“真的假的,這怎麼說的跟電視劇似的,太玄乎了吧。”趙毅大笑,問道,“咱妹妹叫什麼名字?”
劉作宇道:“劉初凡,回頭帶你去我家見見,長得漂亮,我老劉家基因就是好。要說到玄乎,還有比世界末日更玄乎的嗎?我家這點事兒也就是個倫理劇,你整的這事兒是災難片啊。”
“啊我呸,不自戀你能死啊,再說天地浩劫也不是我整出來的。”趙毅問道,“你說的那個碼頭怎麼還沒到,快讓我見見你那艘船長什麼樣。”
“馬上到了,就在前麵。”
37米的漁船聽上去並不大,但實際見到的時候才覺得已經不小了。中學40人的教室長度也就在八九米左右,這艘漁船已經等於是四個教室連在一起的長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