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的網管看到趙毅進來隻是瞥了一眼,半分沒有看到客戶的自覺。
趙毅皺著眉頭問了句還有空機子嗎,網管不耐煩的道進去等著,有了你再上。
趙毅從人群中擠進網吧,拍了拍一個正在遊戲中鏖戰的小個子的肩膀,塞過去100塊錢道:“兄弟我有急事兒,機子讓我一下。”
小個子二話沒說接過錢就走,開玩笑,100塊錢夠在這種黑網吧通宵20晚了。遊戲哪天都能玩,冤大頭可不是每天都能遇到。
趙毅做到了小個子原來的位置,打開網頁搜索起鵬城的地圖。網吧裏的人基本都是在玩遊戲,每台機子前都擠滿了看別人玩遊戲順便等機子的閑人。
看到趙毅花錢買下機位竟然是為了查個地圖,後麵幾個本來在看遊戲的人不禁罵了聲“憨居”轉而走去別的機子。
趙毅自然不會把這些人放在心上,他調出鵬城地圖仔細的查找,查到自己想找的東西後果斷走人。
站在趙毅身後的一個染了黃毛的小青年萬萬沒料到還有人傻到不用完機子裏的錢就走,高興的坐在趙毅原來的位置熟練的打開了遊戲界麵。
在珠江口附近的聯邦橫式倉儲中心,存放有聯邦科門船業集團進口的40萬噸各式鋼材,包括軸承鋼、金結構鋼、彈簧鋼和冷鐓鋼等。由於運力一時跟不上,所以鋼材卸船後要在倉儲中心存放上至少半個月時間。
這裏位於鵬城遠郊,人煙稀疏,隻有拉貨的集裝箱車來來回回進出不停。
在距離橫式倉儲中心5公裏外的地方,就是鵬城某個非著名景點地火天坑。
地火天坑算是個人造景點,在21世紀四十年代,聯邦政府啟動了一項試驗工程,目的是為了實現煤的地下氣化。
當時的設想是可以利用灌漿帷幕和地下水牆分割煤層,將地下煤層逐個點燃,並向煤層燃燒場中灌注水蒸汽和空氣,使其與煤充分反應,最後把氣化煤通過鑽孔導出來。
這項技術一旦成熟,將徹底改變煤炭工程的現狀,再也不需要煤炭工人下井挖煤了,再也不需要占用大量交通資源運輸固態燃煤了,一切反應都在地下進行,一切運輸都通過管道實現,多麼完美的計劃。
這時鵬城郊外發現了一個小型煤礦,聯邦科學院高層爭取到了鵬城地方政府的支持,把這裏劃為了試驗場地。
鑽井、灌漿和投放傳感器等程序都進行的很順利,但在點火之後意外還是發生了。
煤的地下氣化反應遠比事先電腦模擬的要劇烈許多,燃燒的煤層開始變得不受控製,哪怕後期封堵了供氧通道後,已經在地表燒出的縫隙也足夠向地下供氧了。
高壓注水更是如火上澆油,高溫燃燒的煤層把注入的水全部轉換成了一氧化碳和氫氣,噴射出的火焰甚至高達十幾米。
就這樣,剛剛發現的小型煤礦燃起了地火,而且已經沒有了撲滅的必要。
煤礦規模不大,不會對周邊安全產生影響,撲滅它的費用要遠遠超過煤礦本身的價值,最好的辦法就是聽之任之。
地火古來就有,部分是煤層的自燃現象,更多的是私自開采的小煤窯不注意防火所致。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火位於中亞拉瓦山地下500米深的煤層,已經燃燒3000多年。
根據這個小煤礦煤炭儲量估計,地火應該會燃燒五十年後才自動熄滅。
這次失敗的試驗造成了一個直徑五十米左右的天坑,坑中滿是幽暗的紅色火光,像是神話傳說中的火焰山被砸入了地下。
有好事者給這裏起名叫地火天坑,可以算是鵬城十景之一,隻是知名度不高,平時也不見有什麼遊人。
趙毅站在天坑外麵,看著麵前天坑上方被熱力扭曲的空氣,若有所思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