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遭遇的幸存者團隊是個四五十人的中型團隊,名叫“神諭”,雖然也有十幾把槍,但其中並沒有軍人。
給幸存者團隊起名字是最近剛流行起來的趨勢,畢竟這樣就算偶爾走散了,想要歸隊也會更容易一些。
趙毅所在的車隊實際上也有個名字,叫做“未來”。名字是秦華茂起的,聽起來很土,趙毅猜測或許寄托了他什麼美好的願望。
近百人熙熙攘攘湊在一起,把各自的物資拿出來出售或者交換,像是個臨時集市一般,倒也在荒涼的末世中顯出了幾分熱鬧氣息。
張樂古留下看車,趙毅劉作宇和魏金河一路往前走,發現大家交易的主要形式還是以物易物,糧食、軍火和燃油都是硬通貨。
魏金河看出趙毅兩人並沒有什麼經驗,出口解釋道,“幸存者團隊遭遇後,如果實力相差很大,而弱的一方物資又比較充足,那八成會造成火並。
如果像現在這樣,強的一方比較正規,弱的一方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那互通有無就成了更好的選擇。
當然,基地市外的幸存者基本都沒有什麼渠道獲得貝幣,所以大家的物資還是以交換為主。”
“我怎麼感覺這個神諭有點不太對頭,說不上是哪兒不對,隻是一種感覺。”劉作宇警惕地看著神諭團隊,那幾個持槍的護衛隊員讓他比較忌憚。
趙毅道,“我也有些心神不寧的感覺,可能有事會發生,都小心點。”
劉作宇說感覺不對頭的時候魏金河還不太在意,雖然末世之中小心謹慎幾乎成了每個人的本能,但他實在想象不出在機步連十幾輛裝甲車的保護下,區區四五十人的“神諭”能做出什麼危險舉動。
當聽到趙毅也說自己心神不寧,魏金河就不得不重視了。作為安全部資深線人,他從安全部內部得到過不少關於趙毅的情報,趙毅在他心中幾乎等於是陸地神仙一般的人物。
古典神話小說裏的陸地神仙們不都是心血來潮後掐指一算,然後就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嗎,趙天師心神不寧,必定是有凶兆啊。
他一個激靈,低聲道“我過去看看,探探口風。”
“神諭”的護衛隊員見魏金河走過來都不由緊了緊手裏的槍,直到魏金河掏出香煙來散,他們臉色才稍微緩和了一些。
與食物、燃油之類的必需品不同,香煙在末世屬於純粹的奢侈品,很少有人會舍得用食物去交換香煙,但煙癮又不會因為末世的到來而消失,所以香煙也就成了套近乎的最佳利器。
趙毅和劉作宇在臨時集市轉了不到一圈,越看越覺得有問題。正好魏金河也從“神諭”那邊套消息回來,三個人一碰眼色,都默默回到了重卡上。
一關上重卡的車門,魏金河就迫不及待的道,“有問題,肯定有問題。我剛看了他們的槍,全自動製式步槍,槍號都是連著的,而且都有九八成新以上。”
末世之前聯邦禁槍力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間幾乎沒有任何槍械。趙毅逃亡的時候遭到黑道截殺,殺手機車隊都在使用弩箭,由此可見一斑。
末世之後隨著申城基地市的陷落,部分武器流落到幸存者之間,這部分武器以手槍和老舊步槍為主,但槍號絕不可能是連著的。
聯邦政府無力管轄基地市外零散的幸存者團隊,索性放開槍禁,自己做起軍火生意來,將軍隊替換下來的舊式武器改頭換麵後轉賣給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