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徑的觸須聽起來好像挺多的,有超過40條以上,但是其實隻是一些非常細小的須而已。
花徑本身的直徑也就是幾厘米寬,而且山體模型也不是很大,花朵生長的山頂就更小,所以觸須的規格也不會大到哪裏去。
但就是這些小小細細的觸須卻可以直接穿透山體堅硬非常的表麵,進入到內部吸收它的能量。
並且還在山體內部不斷的延伸,盡管受限於本身的外形,延伸的速度和幅度都不是很大,不過在觸須努力不懈,一刻不停的滲透性延伸下,終於還是把整個山體給完全穿透。
當最長那根觸須從山體底部穿透出去的時候,範武發現自己對於周邊的感應能力有所恢複,不再是和睜眼瞎差不多的狀態。
自從火焰被林字陸地的無邊壓力給壓滅之後,範武就失去了之前的大範圍感應能力,能夠感應得到的範圍就隻有花朵覆蓋的範圍這麼大。
觸須穿透山體之後才終於能夠感應到稍微大一點的範圍,而且這個感覺是忽然出現的,之前觸須穿透山體表麵纏繞到紅雲圈的時候都還沒有發生。
在穿透山體底部的同一時間卻忽然能夠感應到了周邊大概方圓10米左右的範圍。
不過也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大部分的都是泥土而已,和花朵邊上的泥土沒什麼兩樣。
唯一不同的就隻有山體底下的那個堅硬的物體,恢複對周邊環境感應能力的範武這個時候才發現,這個物體原來並不是金屬。
之前山體被頂住不能繼續下降時候,範武還猜測會不會是個金屬物品,因為山體本身的硬度已經非常高,堪比範武曾經見過的大理石之類的石頭。
能夠硬頂住不讓它下降的除了金屬,範武想著應該不會有其它屬性的物體能夠做到。
當他看清楚的時候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下麵盯著山體的不但不是金屬,甚至連石頭都不是,竟然隻是一段木頭。
一段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木頭,隻有手臂粗細,像是剛剛從哪棵樹上砍下來的樹枝。
表麵上還帶著新鮮的樹皮,似乎裏麵的水分還沒有完全消失,怎麼看都像是剛剛被埋在地裏不久。
範武猜測要不就是這段木頭本身的材質有問題,能夠保持長時間的新鮮,要不就是果真就是剛剛砍下來被放到這裏。
要是第二個猜想成立,那這裏麵的事情就有點耐人尋味了,是不是有人專門把它留在這裏等待著自己的到來?
還是這個林字陸地在變化的過程中巧合的把這段異常堅硬的木頭給埋在這裏?
不過對於背後的所謂陰謀論這些猜想,範武早就習慣於不去深究,否則他這輩子什麼都不用做了。
按照之前的那些複雜遭遇來說,要是他什麼事情都刨根問底的追究原因,那光是找原因就根本忙不過來,哪裏還有時間給他用來修煉。
不過對於事情原因不糾結不代表範武對這段木頭不好奇,因為這麼堅硬的木頭,範武別說沒見過,連聽都沒聽說過。
他也懷疑過是不是其它的物質,隻是長了個木頭的外形而已,但是當他深入的探測這段木頭的時候就發現裏麵蘊含的果真就是純粹的木元素。
整根木頭都來回查驗了幾遍,根本沒有其它元素參雜在裏麵,比範武見過的任何植物裏麵的木元素都要純粹和純淨。
這個發現讓範武更為困惑,怎麼隻是普通的木頭會有這麼高的硬度?竟然夠直接頂住山體的下降?
要知道這個山體模型其實是一整座千裏方圓的大山壓縮而成的,本身的質量已經是非常恐怖的。
加上上麵還有一個由滿天紅雲壓縮變成的環狀紅雲圈,這可是個總質量可能比不上大山,但是也相去不遠的東西。
兩樣東西加起來的總質量絕對不是一根小小木頭能夠抵得住的,即便木頭擁有神奇的硬度,但是它所在的地方隻是鬆軟的泥土而已。
根本沒有任何著力的地方可以支撐這麼大的質量,所以範武覺得木頭能夠抵擋住模型的重壓,絕對不是光靠硬度而已。
隻是之前雙方的衝突過程,範武並沒有能夠看到,所以不知道具體發生什麼,現在再看,山體和木頭之間其實沒有直接接觸到一塊。
相互之間還留了一絲的距離,隻是在範武查看的時候發現雙方的這絲縫隙中間偶爾會出現一絲電流,正是原本出現在花朵表麵的雷電之力。
似乎是這些電流影響了雙方之間的關係,令到它們暫時可以平安相處,山體沒有直接壓在木頭上麵,所以才讓木頭保留至今,沒有被山體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