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洪濤駭浪救溺女(上)(2 / 2)

亦就是到了當日晚間,城南五十華裏遠的津水河岸邊古鎮戈潭鎮,及乎全被淹沒於夜色裏的時候,縣委書記鄭壬君及他們的巡視一組,才剛剛來到該鎮街邊。這是處地勢低窪的鎮街。在既往年代幾次津水河發大水,均都漫淹過鎮街;所以今年鎮委鎮府領導,吸取既往漲水教訓,早在春旱,津水河床突露的時節,便發動民工,加高加固了街堤,用鋼筋水泥重修了四門。當鄭壬君他們巡視一組,剛剛徒步來到鎮街北門,恰巧看到鎮黨委白書記和兩三個鄉村幹部,在指揮村民抬水板封堵北門。看到縣委書記和縣巡視組來,白書記當即迎前招呼。

“鄭書記,洪水馬上就要湧堵住街門了;現時堤外非常危險。”白書記透過雨幕,大聲向鄭壬君建議說。“咱們還是先去鎮政府為妥。那裏可是整個鎮街最高的位置。”

“當年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誌曾經說過:黨的領導應隨時出現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鄭壬君亦透過雨幕大聲地,向他的直接下屬嚴肅地說。“如果我們躲在鎮街裏最高的鎮政府,領導們是安全了;那麼街外群眾哩?他們是否都已被轉移出來了?”

“您放心鄭書記,剛才班子分工主抓低窪地,村民轉移的劉副鎮長,已向俺彙報,截止封村街四門之前,所有低窪地村的群眾,已經全部安全轉移。”白書記透過雨幕大聲說;突兀一喜地:“您看老劉來了;咱再進一步準問他一次。”於是,更大聲地:“劉副鎮長,您過來一下。當麵向鄭書記彙報一下:低窪地群眾疏散轉移情況。”

“啊,鄭書記,江書記,你們來了?”劉副鎮長大聲說。“是這樣:根據昨晚‘縣抗洪救災’電視電話總體指導思想,鎮黨委決定在整個抗洪救災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在認真調查基礎上,排出了在洪水肆虐時,容易進水甚至會被淹沒的低窪村莊,男女人數;更細分到無力自救的老弱病幼人數名單;爾後分配至鎮機關及直屬部門共抽出的兩百餘人的十個救援小組,今日一大早便冒雨深入到村委,協助並督催村組幹部,立即轉移群眾。截止午後一點要求各小組彙報:共8個村委,27個自然村,計需轉移2700人,已得到全部轉移;且在下午五點之前,已在高地村委安排就緒。”

“哦,如此看來,戈潭鎮這次在洪水到來之前穎臨受災群眾的疏散轉移安置情況,還很周密細致到位。”鄭壬君較為滿意地緊緊握住兩人手說。“我代表縣抗洪救災指揮部和災民,對你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感些。”

“鄭書記,這會兒我們可該放放心心,去鎮政府休息後吃晚飯了吧?”白書記亦終於鬆口氣說。“盡管這雨還在一直下去,隻要災民得到妥善安置,我們今晚也可睡個安省覺了。”

領導們今晚真能睡個安省覺嗎?白書記的予言也許太早。當鄭壬君和他的縣指揮部災情巡視一組的成員們,吃罷晚飯,在鎮招待所被妥善安置睡下之後,江新誠等幾個組員,昨晚開會到半夜,今日又冒雨奔波經勞累一天,一個疲累得身子就像散了架,所以一挨床便呼呼睡去。而作為領隊者的鄭壬君,自應比他人更睏更累;因他不僅要同組員們一樣奔簸出力;他還需見逢插針考慮全局;其實早在吃晚飯時雙眼皮就在打架;他多想惡惡地睡一覺,次天早上也別醒。

但事實恰恰相反,躺在床上卻咋也難得入眠;一闔上眼便是濤濤洪水翻著巨浪,無情地吞嗤著田野村莊,人畜生命------想到此他突兀間打個愣怔:是呀,無論從哪方麵看,戈潭鎮的整個抗洪救災,低窪地村民轉移安置工作,細致周密得無懈可擊;但再精細的人,有時亦會百密一疏。就戈潭鎮來說,他們安排轉移的,卻恰恰忽略了一個群體:那就是對外來流動人口的轉移------

可此刻已深夜12點後,且又不是十分把握的事,他既不好意思叫起白書記劉副鎮長;又不忍心叫醒本組成員,於是隻好單獨起身,拿上一隻應急電燈,悄然地出了招待所,快步來到北門;當他剛爬向堤壩,便見堤外一片汪洋;於是,他用應急燈向白天看到的村莊照去,哪裏還有村莊房屋?僅隻見稀疏的幾棵楊樹,被激浪衝擊著嗦嗦發抖。四外渺無人跡,隻有風聲雨聲。他突兀有點自嘲地想:自己是否有點過於多慮?也許鎮裏在轉移本地人時,也一並轉移了出去呢?於是,他便想放心地下堤回去;正當此時,突兀聽到不遠處河麵上似有呼救之聲;他便當即心裏一驚,再仔細聽,亦能辨別出是一女孩之聲?

於是,他當即奮不顧身縱勁一跳,便循聲向剛才呼救者身邊遊去。因為畢竟不熟悉環境,在將抓住落水女孩,扛到肩上正欲向堤岸邊走時,竟突然腳下一滑,一下子掉進了河床;且恰正碰上一個急浪打來,竟將他和被救者一起,衝向下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