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相水鎮已有500多年曆史,巷子裏的房屋好比建築博物館。城市化浪潮席卷麻石路,用金錢譜寫“光輝歲月”。
今天,祝建平約了建築規劃設計院的幾個設計師,在項目現場研究設計思路。他們開了兩台車過來,隻能將車停在街口,一行7人在巷子裏步行。
地上是年代久遠的麻石路,有些石塊上麵刻了文字或符號,形態千奇百怪,令人浮想聯翩。放眼望去,巷子裏的房屋建築好比曆史博物館——
先看牆體:青磚的、紅磚的、土磚的、木柱土牆的各不相同。
再看屋頂:大瓦小瓦、青瓦紅瓦、片瓦條瓦、石棉瓦、油氈瓦,甚至還有茅草或樹皮蓋頂的。
然後看門窗:老式雕花的、木質油漆的、鐵皮防盜的、欄柵格子的無所不包。
也有少量新建的西式別墅,炫耀著鶴立雞群的光芒。
在巷子裏,牆上貼得最多的廣告是“收購古舊家具門窗”的,有的更是直接用塗料寫在牆壁上。
祝建平對身旁的中年人說:李主任,你看這裏的街巷和建築,它們不是人為設計的,而是時間刻畫的,就像老人臉上的皺紋。
李主任:是啊是啊,我們這些建築規劃設計院的設計師,做不出這樣的作品。因為相水鎮有500多年曆史,而我們平均預期奉命也就80歲而已。
有人接著說:你們知道吧,相水鎮的古舊家具很吃香的。現在很多人啊,將那些古舊家具實物拍了照,然後在居委會蓋章出證明,東西就很搶手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附和——
“對啊,這是個好生意啊。”
“相水鎮的舊城改造可以做10年,這裏的古舊家具生意也可以做10年。”
“是啊,相水鎮有記載的曆史從明朝算起,至少有500年吧。你說,這是個什麼概念?曆朝曆代,民間所沉澱下來的文物,那也是相當可觀的。”
祝建平對李主任道:隻可惜啊,相水鎮幾百年的曆史上,也沒有出過什麼人物,連個縣太爺都沒有出過。
“哦?你研究過?”眾人大感意外。
祝建平:也談不上研究,我分析,過去相水鎮因為是水路要塞,來往此地的人,多是過客,少有原住民。
祝建平領著眾人登上了一座小山峰,放眼四周,古老的相水鎮街巷盡收眼底。
他接著說:你們看,鎮上也沒有一座上規模的大宅院,有的是小型的酒家客棧;民國時期,鎮上XX林立,說明這裏隻是商人們的途經之地,而並非家族祖業的根基所在啊。
這時,設計師拿出幾張地形圖紙,對照著四周的地形和方位。
祝建平手指著一個地方說:李主任你看,那一片,200畝的用地範圍,就是我們公司的項目地址。這是項目的第一期,項目的第二期呢,計劃在南麵接壤,與第一期連成一片。
李主任點頭稱道:不錯,不錯,項目緊鄰交通主幹道,位於區域商業中心;並且有很長的沿河臨水邊界,極有利於建成時下流行的水景房啊。
“是啊,整個項目可分為兩部分功能區域:一半是親水臨河的生活區;一半是主幹道大街上的商業區。”祝建平補充道。
李主任心懷幾分欽佩地說:哎呀,能在這個萬眾矚目的黃金地段一次拿下200畝土地,足可表明你們公司的經濟實力啊。祝總,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們公司拿這塊地,花的什麼價錢啊?
“李主任應該知道現在的行情吧。”祝建平沒有直接回答。“說實話,我們並沒有按規則出牌。你想啊,若按行情參加土地公開掛牌出讓,怎麼說也得攤上每畝150萬左右吧,那光是取得項目用地就要占用3個億的資金啊。”
“是啊,你們難道有什麼辦法可以不參加土地公開拍賣?”李主任似有不解。
祝建平:我們公司投資了4000萬元建設商業步行街,政府就是用這塊項目用地作為補償的。當然哦,那4000萬投資款隻是這塊項目用地出讓金總額的首付款。根據供地合同,若我公司在土地出讓環節競購失敗,政府必須按協商金額對我公司給予補償。你想啊,政府若有4000萬資金賠給我們,那又何必讓我們公司來投資啊。所以,政府就要跟我們共同操作土地出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