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現在好多樓盤都是“日光盤”,一天就賣光。還有的房子一天一個價,有炒房的投資商在背後操盤。
商業步行街開街兩個多月後,開業的商家店鋪越來越多了,雖然店鋪都不大,但也是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經營範圍涵蓋了各行各業:服飾、鞋帽、餐飲、食品、文具、五金、水果、日雜、百貨、蔬菜、飼料、娛樂、茶館、酒吧等等。
這裏的店鋪,以前都是臨水而建的住宅,其中有一些老舊的,可能建於明清時期。聽街上的老人說,相水鎮曾經被李自成的起義軍當做營地,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反複被炮彈轟炸,許多房子建了又毀、毀了又建。尤其那些青磚的牆壁,十分堅固,曆經戰火而屹立不倒,硬是挺過了風霜雪雨、歲月滄桑。
這天,周老伯正準備出門,家裏來了三位街道辦的幹部,將他堵在了家門口。
“周老伯,你好,要出去啊?”說話的是街道辦劉副主任,她負責這一片的街道工作。
周老伯想不起劉主任會有什麼事找自己,就愛理不理地應了一聲:啊。
劉主任介紹說:這兩位都是我們街道辦的幹部,我們今天來找你,是有事想跟你談談。
“何事?”
說話的時候,周老伯在後退,退進了屋子裏,劉主任他們就跟了進來。
劉主任說:周老伯,不瞞你說,你的兒媳金玲同誌,找過我們兩次了,向我們谘詢拆遷補償費的有關問題。問題的核心是,她說你收了全部的拆遷補償款,事前沒商量,事後不解釋,對吧。今天,我們來呢,一是受了金玲的委托,二是受了居委會的派遣,來跟你談談心。希望呢,你老人家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
周老伯的老伴端了三杯茶來,讓客人們一一就座。
周老伯明白了他們的來意,心裏就七上八下地翻騰起來,不知話該從哪裏說起。
劉主任接著說:據反映,平時你和兒媳就缺乏溝通,婆媳關係也不太順溜,還經常為孫子鬧摩擦生意見。這些雖都是你們的家務事,但畢竟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呀。關鍵是,房子拆遷,補償金的處理也應該家裏人一起商量著辦呐,有誰家會這樣的,一聲不響的呢是吧?周老伯,你先說說你的想法吧。
周老伯還是沒想好話該怎麼說。
“周老伯,說說吧,我們三個今天是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到你家裏來搞走訪調解的,沒有結果我們是不會走的啊。”另一個幹部也催了一句,話裏帶著一點警告了。
周老伯被激將了,這才說話:我們家的情況你們都知道的呀,兒子不在了,三代單傳,隻有一個孫子,我們老倆口能怎麼辦?將來說不定哪一天,她金玲改嫁了,我們怎麼辦?誰給我們養老送終?誰管喜子的學習費用?喜子將來還要結婚成家,誰來管?政府會管嗎?我現在幫我自己的孫子管著錢,那是天經地義的呀,你們街道辦這是操的哪門子心,啊?
周老伯一陣機關槍連珠炮放了出來,原本是想在氣勢上占據上風,誰知劉主任她這是一位久經鍛煉的街道幹部,吵架鬥嘴就當家常便飯的。
隻見她手掌往桌子上一拍,“啪!”站起身來,用手一指,厲聲斥責道:周老伯,你不要胡言亂語!金玲是這一帶出了名的賢惠女子老實人。丈夫死後,她尊敬公婆,哺養幼子,從無怨言,更沒有考慮改嫁,她把女人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你們周家。現在成了單親媽媽,她自己的父母都沒去伺候,卻留在你們身邊,生怕你們一天見不到孫子。你說,這樣的好兒媳,你憑什麼不好好待她,啊!
顯然,周老伯不是劉主任的對手,他自感心虛理虧,就降低了聲調說:劉主任,我沒說兒媳她人不好,隻是說,她若是有一天要改嫁,誰也攔不住的,是吧?到那時,她把錢也拿走、把我孫子也帶走,你攔得住嗎?我們周家香火斷了不說,我們老倆口都成了孤寡老人了誰會來可憐我們啊?
劉主任想了想,感覺周老伯是個認死理的人,思維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很難拽他回來了,就跟他攤牌說:周老伯,你這一套說詞都是你自己憑空臆想出來的,不能成為你獨占拆遷款的理由。不瞞你說,我們跟司法機關和律師都研究過了,你若是繼續這樣執迷不悟、頑固不化,那就隻能吃官司了。到那時,由法院判決處理,你就會很被動、很丟人的。怎麼樣,你願意跟你兒媳協商處理拆遷款的分配問題嗎?
周老伯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心裏感覺被什麼東西堵著了,出氣不順暢,進氣也不順暢,並不是身體出了什麼情況,而是他總也想不通:為什麼世人都不能向著我說話呢?為什麼我說的道理總是沒人讚同呢?為什麼我內心的苦痛就沒人能夠理解呢?
“問你呐,你願不願意協商拆遷款的分配問題?”
周老伯還是想不通,幹脆不說話,心想反正錢在我自己手裏,你們誰能拿我怎麼樣?
“周老伯,問你呐。”
……
過了幾天,兩個穿法官製服和一個穿西裝的人,來到了光輝置業公司辦公樓。
前台美女問:請問,你們找誰?
一位法官拿出工作證遞給前台說:我們是區法院的,來你們公司了解一點情況。請問,誰是負責處理拆遷補償款的?
“拆遷補償款?”
“是啊,就是給拆遷戶支付補償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