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我的男朋友買了房子,是他父母出的首付,他每個月的工資付了房貸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我準備去一家高檔酒樓上班……
“金玲粉館”4個字,用4個圓桶形的燈籠直立著串起來,掛在屋子的外牆沿,白天是招牌,夜晚就成了燈箱。這座房子外圍朝街那一麵,用木方、木板搭建了走廊,以前這木結構走廊就是緊靠著水邊的,走廊裏可以擺下幾張方桌,供客人們傍水而坐,臨風喝茶。現在水道被填,木結構走廊安裝了玻璃,就成了臨街鋪麵。
每天清早開始,粉館就開門迎客,提供熟食、酒水、小吃、熱茶,開張不久就成了商業步行街上的一個好去處。與街對麵“騎士咖啡館”不同的是,來“金玲粉館”的多是中老年人,他們已將此處當做品茶會友、談天說地的“老地方”。
潘援朝不論是打門球,還是去河邊釣魚,都愛在“金玲粉館”吃早點,有時連中餐或晚飯都在這裏“泡”著。
今天,潘援朝來得比較晚,已過了中飯時間。他選個靠窗的位子坐下,把門球杆子放在窗台上,年輕的女服務員就上前問道:潘叔叔好,還是吃老三樣嗎?
“對,老三樣,啊哈哈,老三樣老三樣。”他說話象唱歌,臉上一片樂滋滋的氣象。
“老三樣”上了桌:一壺黑茶,一碗牛肉米粉,一碟南瓜子。
女服務員說聲“您慢用”,正欲走開,就被潘援朝叫住了:哎,小麗妹子,你們金老板呢?怎麼沒見她人呀?
“老板采購去了,應該就快回來了。潘叔叔您今天來得特別晚,所以沒碰上她。”
“天氣預報說今天要下雨,我出門時猶豫了一陣,就來晚了。小麗我問你,你們店有沒有微波爐啊?”
“有的,您是要做什麼用呢?”
“我說了幾次了要請你們金玲老板吃烤鴨的,今天再不兌現,怕你們笑我是言而無信了。”他說著,就從一個紙包裏麵取出了一隻熟的烤鴨,交給小麗。“等下老板回來,你就幫我放微波爐裏麵熱一下,再幫我切成塊,你也一起來吃啊。”
小麗學著電視劇台詞的腔調說:好的,叔叔客氣,臣妾那就跟著沾光了。
“什麼?臣妾?現在流行自稱‘臣妾’嗎?”
“皇上莫要奇怪,隻因網上流行,並非臣妾胡言亂語,還望皇上明察。”
潘援朝樂了:啊哈,這個好!這個好!小麗,你太有才了。你還別說,‘金玲粉館’有了小麗,那才熱鬧。你們金老板,她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全靠小麗你來調節氣氛嘛。來來來,小麗,現在店裏沒什麼事,你坐下來,陪我聊聊天好嗎?
小麗表情猶豫地坐了下來:潘叔叔,跟您說個事,我——
“什麼事?說嘛。”
“潘叔叔,我準備,明天就離開了,不在這裏做了。”
“是嗎?為什麼要走?這裏不好嗎?”
“不是這裏不好,金玲姐對我很好啦。”
“那是——你家裏有事?要暫時離開?”
“也不是,哎呀,我都不好意思說。潘叔叔,我的男朋友買了房子,是他父母出的首付,他每個月的工資付了房貸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我準備去一家高檔酒樓上班,那裏收入多些呀。”
“嗨,原來是房奴,今後這種緊巴巴的日子還要過20年吧?”潘援朝搖頭歎息著,“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房文化’:嶽母娘要求未來的女婿必須有房子,結果害得年輕人都做了‘房奴’啊。”
“沒辦法,‘富二代’供不應求,僧多粥少啊,我就隻能嫁一個工薪族啦。”
“是呀,‘富二代’畢竟是少數,有幸能碰上一個那可算是非典型性小概率事件嘛。”
“喲,看不出來,潘叔叔對網絡語言很熟悉啊。”
“一般一般。”
正說著,潘援朝的手機響了,他從上衣口袋裏取出電話來接聽:喂,怎麼啦?你沒帶大門鑰匙?我在‘金玲粉館’,現在不能回家,你自己來取吧,啊,就這樣了。
他剛接完電話,金玲采購回來了,從自行車上取下來一個大竹藍子,裏麵裝著大袋小袋的食材物料。小麗見了,趕緊出門來接:金玲姐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