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陸宰、唐氏和唐聞夫婦商議,陸遊和唐琬將在第二年四月初五日完婚。
入冬以後,接二連三的下了幾場大雪,待到雪後初霽,春節、元宵節便接踵而至。整個山陰縣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年味。
陸府上下,不管是主子還是下人,全都換上一身嶄新的衣服,辦年貨的辦年貨,貼對聯的貼對聯。盡管忙得團團轉,但每個人都喜笑顏開,紅光滿麵,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不僅如此,陸宰還特意花了幾十兩銀子,請來了個小戲班子,熱熱鬧鬧的從初一一直唱到了十五。
過完春節、元宵,不覺已是春回大地,草長鶯飛,山花爛漫。似乎不過眨眼功夫,又到了三月清明時節。恰逢家家絕煙,戶戶禁火,上墳掃墓的人絡繹不絕。這不禁又勾起了唐琬的思親之情,想自己離開唐府已經五個年頭了,決定回唐府看看,順便給父母上上墳,掃掃墓。
唐琬把這個想法告訴唐氏,唐氏見這孩子孝順,便親自吩咐下人給唐琬備下上墳祭祀的香燭,紙錢,又拿了些銀兩給唐琬,讓她回到唐府後,自己買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作為祭奠父母的祭品。然後叮囑陸遊隨唐琬一同前往。臨出門時,除了曉月和翠翠兩個丫鬟,又派了兩個小廝跟著。
自古道“清明時節雨紛紛”,但這個清明節卻一反常態,不僅沒有下雨反而萬裏無雲,豔陽高照。
五年前,唐琬離開唐府的時候,坐的是馬車,這次回去,她決定乘船前往。陸府在鑒湖北岸,唐府在鑒湖南岸。鑒湖雖然號稱八百裏水域,但這是指鑒湖的占地麵積,實際上從北岸到南岸,最多兩百多裏。但如果走陸路的話,繞山繞水的,至少四百多裏,所以走水路至少要縮短一半路程。
因為是清明節,加上天氣又好,到鑒湖踏青的公子和小姐絡繹不絕,在岸邊等著坐船出遊的人更是擁擠不堪。
陸遊和唐琬一行也是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才終於租到一條遊船。上船坐定,透過舷窗,湖光山色,碧水藍天盡收眼底。一路上美景不斷,又有心愛的人陪同,唐琬剛出門時的愁緒總算被稍稍衝淡了一些。
這時,突然從湖麵傳來一陣鼓樂之聲,其中還伴隨著女子婉轉的唱腔,仔細聽來,竟然是那首《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首詩正好道出了陸遊和唐琬此刻的心境,於是兩人會心而笑,同時四目相對,眼中含情脈脈,手也不知不覺地握到了一起。
上次從唐府來陸府的時候,唐琬和曉月坐馬車走了三天,這次坐船,早上從陸府出發,直到抵達唐府所在的小鎮,也正好黃昏十分。
船家剛剛泊船靠岸,唐琬和曉月就迫不及待地率先走到岸上,領著陸遊和隨從的兩個小廝,穿過小鎮的街道一路往唐府行去。
五年前,唐琬離開小鎮的時候,因為剛剛經曆過的那場瘟疫,街道兩邊的民居幾乎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寂靜無聲,街道中更是人煙稀少,烏鴉亂飛,其淒涼景象,令人不堪目睹。
如今五年過去了,小鎮早已恢複了災前的繁榮,盡管是黃昏,街道中依然晃動著不少人影,兩邊居民和商戶更是人聲不斷,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