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又是幾個月過去了,過完春節,離唐琬生日也就不遠了。唐琬的生日就在正月十五,恰逢元宵佳節。
以前父母在世的時候,每年臨近生日,母親都要親自動手為唐琬縫製一套新衣,到了生日那天讓她在生日那天穿在身上,再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十分惹人憐愛。
然後吩咐廚房給她做壽麵,做桂花糕,熬桂圓蓮子粥。壽麵是用來慶生的,也就是應個景兒,表示一下喜慶,桂花糕和桂圓蓮子粥則一直是唐琬的最愛。
父親呢,除了白天帶唐琬逛廟會,晚上帶她觀花燈,還要允許唐琬在這一天提出一個心願,並滿足她。
有一次,唐琬到現在依然記得是五歲的時候,父親讓她任意提一個要求。她問父親是不是什麼都可以,父親說當然,又說爹什麼時候騙過我的琬兒了。
唐琬那次說出的要求,是要父親去天上給她摘一顆星星下來。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包括母親在內都覺得她任性,都說是父親把她慣壞了。
但是父親卻一直笑著,不說摘,也不說不摘。而是吩咐下人拿來七個橘子,用小刀一個一個旋著將上麵的橘子皮削開,然後把裏麵的瓤一瓣接著一瓣的掏出來,再找來幾隻蠟燭鋸成七小截,一截一截的裝進被掏空的橘子皮裏,做成七個小橘燈,再吩咐下人將七個小橘燈,按照北鬥七星的形狀掛在外麵的那棵大樹的樹枝上,隔著窗戶遠遠望過去,還真跟天上的北鬥七星一個樣。
父親說得對,他確實從沒騙過自己,即使是五歲那次,雖然沒將天下的星星摘下來,但那七個小橘燈做得確實很漂亮。隻不過五歲的唐琬不懂事,還是吵著鬧著要父親給她摘天上的星星。最後還是母親哄了半天,才好不容易將她哄回房間睡覺去了。唐琬現在回想起這件事來,是既覺得心酸,又覺得好笑。
來陸府後,沒人留意唐琬的生日,唐琬也就懶得跟別人提起。每次到了生日,唐琬都是點上三炷香,然後跟曉月朝著唐府的方向跪下,磕幾個頭遙祭一下死去的父母就當是過了生日了。
直到結婚合八字時,唐氏和陸遊才知道唐琬的生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但陸府的規矩,除了陸宰和唐氏等長輩,小輩的過生日一般是不辦筵席的,隻是相互拜個壽,下人們給公子小姐磕個頭,再讓廚房做壽麵,多加幾個菜就完了,除了勤儉持家,也是不願張狂的意思。陸遊的生日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唐琬。
不過唐琬婚後的第一個生日,唐氏還是蠻重視的,不僅讓廚房做了壽麵,還加了好多唐琬喜歡的糕點和菜肴,又送給唐琬一件嶄新的石榴裙。因為石榴裙跟石榴花一樣,色彩豔麗如火一般,寓意著生活美好日子紅火。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石榴果實飽滿籽粒繁多,自古就有多子多孫的象征。唐氏送唐琬石榴裙,除了祝願她和陸遊婚姻生活美滿幸福,更重要的是希望唐琬早點給她和陸宰生個孫子,延續陸家香火。
那個生日除了唐氏的石榴裙,陸遊也送了唐琬一副玉手鐲。晚上陪唐琬看完花燈回來,又在床上以特別的方式跟唐琬快樂了半晚上,直到四更天盡,方赤身相擁而眠。
但是如今結婚已經一年零九個月,唐琬的肚子還是毫無動靜,唐氏對唐琬已是大為不滿,平時都沒什麼好臉色給唐琬看,更別提生日了。
到了元宵節這天,唐氏沒吩咐,廚房做的菜都是按元宵節的席麵來做的。所以到了晚上,別說加菜了,連壽麵都沒有。
白天,除了平時跟唐琬走得較近的翠翠、秀紅和春霞,過來給唐琬磕了幾個頭,其餘的人一個都沒來。
好在唐琬對這些本來就不甚在意,沒有壽麵就不吃了,沒有人來,正好樂得清靜。陸遊雖然對此大為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吃飯時見席麵上沒有壽麵,本來打算對廚房那些師傅興師問罪的,但唐琬卻偷偷從桌下伸手使勁攥著他死活都不讓他去。再說又當著父親母親的麵,想想也隻好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