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13(2 / 2)

看著別人家都在置辦年貨,下人們都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是主子不吩咐,他們也不敢擅自行動。所以別人府上都貼出了大紅對聯,掛上了大紅燈籠,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陸府卻一片死氣沉沉,冷冷清清的。

最後還是管家看不下去,鬥膽進言,苦苦相勸,唐氏才發話,委托他全權辦理,這才總算讓府中多多少少散發出了點年味。

對於唐氏和陸宰來說,這段時間簡直就是度日如年。但是對於唐琬和陸遊來說,卻感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大年和元宵就在一陣陣劈劈啪啪的爆竹聲中漸漸遠去了。

這天,陸遊在府中待著無聊,便帶著唐琬閑庭信步地走出大門,來到街上閑遊。沒走幾步,就遠遠的看見幾個公差四處張貼告示,不知又在向民眾公布什麼重大事情了。很多老百姓圍著布告嘰嘰喳喳的議論著。

陸遊好奇心起,疑惑是不是天下又要發生什麼變故了。便拉著唐琬一同走向前去,打算擠進人群看個究竟。當他們擠進人群,卻發現告示上寫著的隻是今年鄉試的日期。

陸遊看完告示,掐著手指算了算日子,離鄉試日期還有十來天。當天不慌不忙的陪唐琬在街上逛了個痛快。

第二天才開始打點行裝為前往臨安赴試做準備。山陰至臨安大概一百三十裏路程,坐馬車走官道,頂多兩天就能達到。如果是陸遊一個人,提前兩天出發,誤不了考期就行。

但唐琬一聽說要跟陸遊分開十來天,心裏就感覺空落落的,說什麼也要陪陸遊去。陸遊本來沒打算帶唐琬去,可是因為從來沒有分開,現在一下子就要分開十來天,他自己也覺得挺難熬的,最後隻好答應帶她一同前往。但是帶上唐琬就不得不帶上曉月,不然陸遊考試去了,誰來照顧唐琬。一下子多出兩個人,到達臨安之後,就得花時間為她們找到一個安全舒適的住處。另外又還有諸多事情尚需辦理,所以陸遊打算提前五天出發。

出發這天,唐氏和陸宰給陸遊送行。見唐琬也要跟著去,心裏也十分不滿。但不知為何,唐氏和陸宰最終竟然也沒有堅持反對。隻是將他們送出街口就回去了。

陸遊和唐琬還有曉月坐在馬車裏,一路曉行夜住,兩天後,終於進入了臨安府的東門。

這臨安府自宋室南遷起就一直是全國政治商貿中心,其繁華景象自不必說。單是那座獨占鳳凰山的皇家宮殿,就修得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宮殿呈正方形格局,北門外一條禦街向北延伸貫穿全城。

陸遊是考生,要去的地方是坐落在西湖西北角錢塘門內的文化區,那裏設有國子監、太學、武學等三座高等學府。鄉試的考場就在國子監內,所以那裏設有專門接待各路考生的驛館,凡是來參加鄉試的學子都可以免費入住其中。

陸遊帶著唐琬曉月還有趕車的馬夫,不方便入住驛館,隻好在驛館旁邊另外尋了個幹淨整潔的住處,作為暫時下榻的地方。這裏離西湖很近,離錢塘江也不遠。住下來後,陸遊忙著辦理鄉試的所有手續,沒時間陪唐琬。

唐琬隻好每天讓馬夫趕著馬車帶她和曉月去錢塘江邊上,看煙波浩渺的滔滔江水,看江麵上來來往往的船隻,看沿江兩岸倒映在水中的青山綠樹,村莊農舍。

三天後,陸遊入國子監考場參加鄉試,一去就是三天。

唐琬則由曉月和馬夫陪同,天天在西湖邊遊玩,十景至少遊覽了八景,倒也逍遙自在。一轉眼,鄉試結束,又到了該打道回府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