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靜虛山莊寬敞的院落,趙士程突然說:“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準備開始今晚的壓軸戲吧!”
“什麼壓軸戲啊,不就是燈籠嗎?難道說這些燈籠和先前看到的那些有什麼不同不成?”離掛燈籠的地方還有些距離,眾女子還不知道燈籠上麵寫著的都是一條條燈謎的謎麵。
“猜燈謎呀!”趙士程說。
“猜燈謎?好呀,好呀!我們可喜歡猜燈謎了!”書畫、琴語、綠蘿、錦繡都是小孩天性,一聽說要猜燈謎,高興得不得了。
“燈謎是個好東西,小時候我也很喜歡,不過已經有些年頭沒玩這東西了,今晚聽士程這麼一說,我的興致也被勾起來了!”唐琬說。
“那趕緊猜吧,我先進屋,記住覺得自己能猜中的就把上麵的花箋揭下來,將謎底寫在背麵,到我這裏來對答案領彩頭!”
“可是手中沒筆我們拿什麼寫呀?”唐琬說。
“用筆不方便,就用木炭吧,我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放在屋裏的。你不說我差點忘了。你們等著,我這就給你們拿來。”趙士程說著,一轉身就從屋裏拿了一把木炭分到大家手中。
眾女子接過木炭,便歡笑著簇擁著唐琬向那些燈籠湧去。
因為她最年長,又是今晚的中心,盡管她並不在意,但大家還是仿佛約好了似的凡是都讓她領先。
唐琬走在前頭,迎麵看見一隻花燈,正是七仙女中的大姐紅衣仙女,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著,大有玉帶飄飛,淩空虛渡之勢。再看看上麵的謎麵:竹落方三葉,月斜恰半林(打一字)。
唐琬將這兩句話在心裏默念了幾遍,就知道它的謎底是一個“彩”字,便把上麵的花箋揭下來,在背麵寫上謎底,接著繼續向第二個燈籠走去。眾女子誰也不肯向前,隻好繼續跟在唐琬身後,唐琬走她們走,唐琬停她們停。
第二個燈籠是七仙女中的二姐青衣仙女,謎麵是:鑒湖明月下,二人成雙對(打一字)。
唐琬照樣很快就猜出了謎底,是一個“潛”字。第三個燈籠是七仙女中的三姐藍衣仙女,謎麵是:斜依高樓,伴春雨,靜聽琴聲。謎底還是打一字,而且是個“秦”字。
連續猜了三條燈謎,唐琬終於發現猜燈謎的隻有自己一人,這才轉過身對大家說道:“你們老跟著我幹嘛,自己猜去呀,猜中是有彩頭的,等待會猜完了,咱們再比比誰得的彩頭最多!”
聽完唐琬的話,眾女子這才一哄而散,各人猜各人的去了。
唐琬繼續猜她的七仙女,先前猜了三個,隻剩下四個了,不到一盞茶功夫,就被她全部拿下了。抬頭看看,離自己最近的還有北鬥七星,又接著一個一個的猜下去。不過唐琬才猜了三個就沒有了,因為其餘四個已經被書畫和綠蘿拿下了。再看看剩下的八仙過海、十二生肖和十二宮神,已經被琴語和錦繡拿下了不少。唐琬幾乎一個也沒拿到,還是書畫和綠蘿動作快,才每人拿到了四個。
至於說吳閉月,她本來就不擅長猜謎,看了幾個燈謎都感覺拿不定主意,一下子興致全無,便一個人跑到琴房彈琴去了。
完了,大家一同去趙士程那裏領彩頭,屬琴語的彩頭最多,她一個人就拿到了十六個,唐琬拿到了十四個,書畫拿到了六個,綠蘿和錦繡二人每人分別拿到了五個。
燈謎有點少了,拿著彩頭,琴語覺得有些意猶未盡,便問有沒有人願意再陪她玩玩?問書畫,書畫搖頭,問綠蘿和錦繡,也是一個勁的搖頭。隻有唐琬跟她的感覺一樣,就說:“我來陪你玩。怎麼個玩法你說?”
“繼續猜謎好嗎?”
“好。怎麼個猜法?”
“輪流坐莊。”琴語說完,擔心唐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又接著解釋道,“比如說我先出一個謎語讓您猜,您若猜中了,我下莊給你一個彩頭,然後輪到您出謎語給我猜……”
“我若猜不中,就得付給你一個彩頭,然後你繼續坐莊出謎語讓我猜。是這樣嗎?”唐琬不等琴語說完,就替她補充道。
“是。”
“行,開始吧!”
“您的意思是我先來?”
“對,你先來。”
“好。”琴語也不推卻,“我的謎麵是:東西南北連阡陌,三顆疏星月一鉤。謎底是一個字,您猜吧!”
唐琬一邊複述著琴語的謎麵一邊用手指在桌麵上畫來畫去地推敲著這個字的筆畫,又低頭沉思了會兒,然後抬起頭來說:“是個‘思’字吧,相思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