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一共要通過三場考試,第一場定在二月初九,第二場和第三場,分別定在十二和十五。
所以陸遊初六就趕到了臨安。這次陸遊沒有住進以往住過的那個驛館,而是在西湖邊上的一條巷子裏租了一幢小樓。這樣既可以安靜的看書,也便於自己累了的時候欣賞西湖風光。
由於要三天後才能進入考場,陸遊早上一般都在小樓讀書,至少要讀兩個時辰。下午沒什麼事,就閑庭信步走到外麵欣賞西湖風光。
西湖陸遊已經遊覽過多次,對這裏的山山水水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是每次遊玩,都能找到新的感受和新的收獲。
朝廷偏安一隅,淮河以北,金戈鐵馬,山河破碎,生靈塗炭。可是居住在這裏的那些當權者,上至九五至尊,下至皇親國戚,權臣重臣,卻不思進取,隻知享樂。所以這裏永遠呈現出的都是一派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簡直就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陸遊住進小樓這天,白天一直風和日麗、萬裏無雲,將近黃昏時,卻突然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放眼望去,整個西湖一下子就被籠罩在一片煙雨迷離中。
不過雨下得不大,風也吹得很柔和。隻是下的時間有點長,從黃昏開始,纏纏綿綿、飄飄灑灑地,幾乎下了整整一夜。
小樓的後麵是一片竹林,風聲夾著雨聲吹進竹林,發出綿綿不絕地聲響,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聽起來很有氣勢。
陸遊看了半晚上書,幾乎三更天才安歇,但不知什麼原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怎麼也睡不著。
於是那綿綿的春雨,不知疲倦的春風,就在他耳畔響了一夜。
五更天左右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但也隻睡了個囫圇覺,就被樓下傳來的叫賣聲吵醒了。
此時天已經大亮,但時間尚早,這麼早就開始做生意了。陸遊心想可能是賣早點的吧!
但側耳細聽,卻又不是賣早點的,而是賣杏花的。
“杏花,買杏花哎……杏花,買杏花哎……”
是一個年輕女孩的聲音,清脆、甜美,尾音拖得很長,像歌唱一樣動聽。
竟然這麼早就有年輕女孩出來賣杏花,陸遊有點好奇,想看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孩,想來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吧!便匆匆忙忙地翻身下床,穿上衣衫,往樓下跑去。
賣杏花的果然是一個年輕女孩,隻見她頂著一頭梳得紋絲不亂的秀發,身上是一件五顏六色的水田衣,一看就知道是附近村子裏出來的村姑,但女孩身上含苞待放的青春和她天生麗質的模樣兒,卻也不比那些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遜色。
女孩手中挽著一隻做工精美的柳籃,籃子裏滿滿的全是剛剛從樹上摘下的杏花,花瓣上還沾著不少晶瑩剔透的露水。
女孩在長長地巷子裏緩緩的走著,邊走邊用甜美的嗓音高聲叫賣著招攬生意。
陸遊看女孩叫賣了半天,也沒看見有什麼人出來買她的杏花,便情不自禁地走過去,掏出幾塊碎銀買下她手中的籃子以及籃子裏所有的杏花。
回到樓上,陸遊先漱口,然後接著洗臉,一邊洗臉一邊扭過頭去欣賞籃子裏的杏花。
看著淡雅,清美的杏花,女孩收下銀子,把杏花遞過來時憨態可掬的樣子又在陸遊眼前浮現出來。
洗完臉,陸遊不禁詩興大發,拿出筆墨紙硯,不必思索,便揮毫寫下了一首詩: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三天之後,陸遊準時前往國子監參加鄉試的第一場考試。
走進考場的時候,陸遊躊躇滿誌,信心倍增。拿到試卷,閱過試題,提起筆來,如有神助,一氣嗬成。
三場考試結束,陸遊紮實的學識功底和才氣橫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的賞識,被薦為魁首。但是試卷到了當朝宰相秦檜手中時,秦檜見陸遊的名次竟然居自己孫子秦塤之前,嫉賢妒能的心理不禁油然而生,又想起陸遊曾在幾年前仗著自己有些功夫,暴打過自己的另一個孫子秦筠,更加怒火中燒,於是大筆一揮,就把陸遊改成了第二名,第一名自然歸自己的孫子秦塤所有。
一個月之後,陸遊又參加了禮部會試,主考官陸阜不知內情,又一次將陸遊薦為進士第一。秦檜見了更加怒不可遏,不僅大筆一揮,徹底罷黜了陸遊的名額,還將主考官陸阜大加痛斥了一番,如果不是同僚從中調解,陸阜連主考官的帽子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