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乖女孩沒糖吃:父母傳授給女孩的護身智慧(1)(3 / 3)

現實生活中,很多壞人從外表上是看不出來的,為了女孩自身的安全,父母一定要告訴女兒不要輕易相信不認識的人,也不要迷惑於陌生人的花招。當麵對新鮮事物時,收斂好奇心,保持距離,也不要參與,嚴格律己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如果遭遇邪惡,聰明女孩不吃眼前虧

對於女孩,父母在安全方麵的擔憂總是多於男孩,在向成人邁步的過程中,女孩是一個弱勢群體,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所以,家長要從多方麵培養女孩麵對邪惡時的應對能力,教她不吃眼前虧,保持機警的頭腦、準確的判斷以及如何正確的選擇、靈活的應對。

娟娟家是當地人盡皆知的“有錢人家”,雖然一家人行事低調,還是成為了三名犯罪嫌疑人的目標。這天,他們攜帶刀具和手套竄至娟娟家,用謊言騙得保姆開門,隨即將屋內所有的人都製住,並威脅娟娟的媽媽拿出十幾萬現金。此時,娟娟從學校回到家中,也落入了劫匪的手中。

麵對三名持刀的劫匪,娟娟並沒有慌張,而是一直尋思如何使一家人被綁的消息讓其他人知道。見到母親處境危險,娟娟突然靈機一動,娟娟以需要做作業為由希望進入臥室,但遭劫匪拒絕。接著娟娟又吵著天晚了要睡覺,被娟娟吵得不耐煩的劫匪同意了她的要求。

娟娟進入臥室後,趁歹徒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分別寫了兩張紙條:“救命,某幢某號,不是開玩笑,有三個男子要殺我媽媽。”並用雙麵膠將紙條貼在兩個布娃娃身上,從窗戶拋了出去。正在小區巡邏的保安見到兩個布娃娃從天而降,仔細一檢查,發現了報警紙條,並立即采取行動,成功救出了娟娟一家。

娟娟的母親說,娟娟今年15歲,因為家境優越,母親對女兒的安全心存隱憂,所以安全教育提示得比較多。她的機智與勇敢跟家長平時灌輸給她的防護意識有很大關係。

期待自己的女兒遠離危險平安長大,而把孩子“圈養”起來不讓她們接觸外界是絕對錯誤的。因為“圈養”出來的孩子日後必將缺乏應對危險的能力,反而會把她們置於無形的險境。

從小培養女兒擁有強烈的安全防範意識,使她能夠清醒地看到美麗掩蓋下的醜惡,一旦感覺到可能存在的危險,就要及時離開。唯有如此,女孩才能在美麗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麵對不法分子的威脅,女孩不要害怕,更不可一味屈從於威脅,因為真正的害怕者是不法分子,他們的行為將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後果他們自己最明白。所以,當利益受到威脅、尊嚴受到挑釁的時候,女孩要勇敢地和他們鬥爭,期間要懂得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智取,使自己不受到傷害。

不過,麵對邪惡,女孩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避讓。也就是說尋找機會避開矛盾,機智靈活地脫離危險區域。自己避讓的時候,可能會給第三者的人身或財產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但隻要是在迫不得已、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為了保護更大的利益,也是社會、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女孩適時適當地避讓並不意味著是懦弱。除了立刻逃跑外,為了保護自己,不妨偽裝順從其意、麻痹對方,等歹徒稍有鬆懈時再乘機逃走。

所謂邪不壓正,聲色俱厲地警告也能使歹徒喪膽。當想回避矛盾卻回避不了,想脫離危險區域又被圍攻、攔截、追趕,眼看侵害就要發生時,要義正詞嚴地警告才對,這時候,千萬不要驚慌。話語要有足夠的威懾力,這種威懾有時是可以嚇退歹徒的。

當避讓和警告方式都無效,侵害不可避免時,女孩切忌思想崩潰,要勇敢地麵對。此時,不要驚慌,更不能退讓,因為,每退讓一步都有可能導致窮凶極惡的歹徒向前撲十步。沉著冷靜之下迅速占據有利位置並采取防衛措施。在不危害自己生命的前提下,奮力反抗,可以攻擊對方較脆弱的部位,如下體、眼睛或者腹部、膝蓋等,並且要善於利用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

教女小貼士

長期以來,人們有一種誤區,認為正當防衛隻是成年人的事,這種認識是有害的。其危害在於,如果孩子因為年齡的原因就把自己擺在弱者、被保護者的位置,就會喪失抗爭的勇氣,助長邪惡之人的邪氣,從而任人宰割,吃虧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