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女人就是要掌錢——從小訓練未來的“家庭CEO”(1)(2 / 3)

教女兒懂得區分商品的貴和賤

物質富裕的時代,小女孩因為沒有經曆過物質貧乏的生活,不會想到貧窮的日子是什麼樣,自然也就不懂得節儉,對物品沒有貴賤的概念,看上了,拿錢就買,買完就走。既不去分析比較質量,也不砍價打折。孩子不會區別物品的貴和賤,責任在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消費的時候,教會孩子貨比三家,舍劣取優,就會使孩子慢慢懂得花錢要慎重,否則就容易吃虧甚至上當,使自己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害。

璐璐的手機不知怎麼被鎖住了,隻得去手機卡銷售網點解鎖。璐璐先到中心區找了一家規模、影響力都較大的手機銷售網點,那裏價格是50元。璐璐覺得價位有點高,就沒在那裏修。

於是璐璐進入一家規模不算小的手機銷售網點,那裏隻要30元錢即可搞定!可是一個店員把手機在手上翻了幾個轉後,說:“小姐,你的手機型號較老,我一時解不了,要等一會兒,我的同事來了才能幫你解!”璐璐聽了他的話問:“得等多久啊?我還有事呢!不能等太久!“對方答:“很快!”可是在那裏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不見有人來幫她,璐璐決定再去找一家,弄不了就隻能算了。於是,她招呼了一聲就走了出來。

再往前走去,在一個十字路口的拐角處,有一家規模不大的手機連鎖店。她走進去,說明情況,接待的小姐指了指服務區,她走過去剛坐下,小姐就給她送來一杯水。璐璐連聲說謝謝。在這裏,璐璐首先表示,我隻需要手機解鎖服務,其他不需要,希望能馬上解決。不然隻有等下次有空再來了!服務區的那位小夥子,利索地拿起手機,不過幾分鍾就弄好了!而且隻花了10元錢。

在眾多的消費之中,服務型消費應該是最有質量區分的!這項普通的解卡服務在服務消費中又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服務,然而就在這簡單的服務中,商家們也無不暗藏玄機,更何況購物消費呢?如果在消費的時候很實在,不會貨比三家的話,不但容易“買貴”,而且也不能保證“質優”。

孩子能否區分物品的貴和賤,需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便開始培養她的消費節儉觀念,一切可省則省,用不著的東西不要買。買東西是為了使用,沒有用的東西堅決不買,即便是打折促銷,因為家裏用不著,再便宜也不買。到了非買不可的時候,最好是貨比三家,哪家物美價廉就買哪家。父母在帶孩子購物的時候,做具體的示範會對孩子影響很大。帶孩子熟悉品質有保證的商場,采購的時候對幾家商場的相同物品進行價位和質量的比較,優中選優,不但能夠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而且不會多花錢。

一對夫妻為了給女兒買一輛既實用又便宜的自行車,不顧天氣炎熱,領著女兒走遍了幾家大的商場,最後選了一輛價錢適當女兒又喜歡的自行車,用省下的錢給女兒買了一頂遮陽帽。而且,這對夫妻買菜一般都是去清晨的早市,因為早市的菜基本上都是菜農直銷的,便宜而且新鮮。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沒時間,女兒也能早早起來,帶上菜單,去早市買菜。

這對夫妻並非經濟拮據才這麼做,他們隻是想讓女兒學會理智消費,了解什麼是價位差,以後在孩子獨自買東西的時候也會做到貨比三家,節儉又實惠。

教女小貼士

節儉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誰都不敢相信一個從小大手大腳隨便浪費的人,購買東西的時候會去花心思區分物品的貴和賤?

培養孩子節儉的習慣,父母要讓孩子從小懂得錢是什麼,錢是怎麼來的,怎樣正確地對待錢財。對於年齡小的孩子,應聯係實際生活給孩子講解,多引用一些事例。

孩子消費行為是由被動逐步走向主動的,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應教孩子買東西,如何選擇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錢保管好,防止丟失、被竊。比如,父母讓孩子獨立買鉛筆,叮囑不要隻是從一家商場買,多次以後,父母詢問哪個商場的哪個牌子的鉛筆便宜,質量又好,孩子就能回答出來,父母征求孩子的意見後,可以帶孩子去文具批發店批發,因為這樣更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