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滅門(1 / 3)

何明站在大火燒過的廢墟上,洋人退走後有些膽大的百姓都過來篩土。所謂篩土便是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沒於塵土中的細碎寶物上,他們操起掃帚和簸箕,在園中道路上飛沙揚塵,到後來,守園的太監官兵將他們稱為“篩土賊”,時有諺曰:“篩土,篩土,一輩子不受苦”。有洋人沒有搶走的還值錢的東西就撿回去。皇上的園子都被燒了,還哪裏有什麼王法?

老七想去喝止這些人,但被何明攔了下來。剩下又有什麼用呢,還不如讓人撿去換點吃喝,提高一下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何明看了一眼哈倫,哈倫便明白他的意思,把他馱在了脖子上。原本巡視四周的眾人知道何明有吩咐,連忙聚攏了過來。

何明的目光掃過眾人的臉龐,問道:“如何?”

大郎連忙躬身答道:“圓明園總管文豐投福海自盡。其他的人也都散了。”

當時的中國人雖然口稱奴才,但還是很有骨氣的。不怕死,卻怕對不起自己的主子。說起忠義二字卻比21世紀的人怕是要強上百倍。

何明點點頭又問宮友道說:“你怎麼說?”

宮友道自那日一拜,對何明的態度也是十分恭敬,亦是低頭道:“下官仔細想想,那道聖旨必然有誤。如果二阿哥願意回宮,下官願為護從。”宮友道性格含蓄,但是絕對是個誠實的人。他這樣說自然是表明不再執行那道不靠譜的聖旨了。而禦前侍衛中僅剩的楊賀庭一向和他親厚,自然也無反對的道理。

何明歎了口氣,終於下定決心再冒險回宮。於是吩咐道:“老大,老四。”

大朗、四郎應聲走到近前,自結拜之後,少年依舊按原來的年齡排序,隻是讓何明做小兄弟,他們是絕對不幹,於是依然稱何明為主子,不排名次。

何明打量了兩人片刻,說道:“你們二人留下協助謝團總發展團練。”

“奴才明白。”大郎答了一句。他是少年中最長之人,自然知道所謂協助也有監視和製衡的意思。

“不要輕易顯露血滴子。”哈倫又低聲囑咐了一遍,便又與何明將馮三保叫道一邊。

馮三保是京津一帶的天地會舵把子,因為天地會主要勢力在南方,所以北方分舵的都不是很受重視,何明為陳近南轉世之事,便仍未報於總舵。

何明早已了解了天地會現在的狀況,雖然馮三保所說的有所保留,但也知道現在天地會已有舵主名叫王阿虎。於是囑咐馮三保道:“我出世一事你先不要同現任王舵主說,不然反倒讓他為難。”

馮三保正愁怎麼同總部交涉,聽了何明所言倒是正和心意,於是欣然稱是。

“至於你領兵勝洋夷之事就不要報於清廷知道了。想來他們也不會主動宣揚,畢竟官兵敗了,民團強於官兵於他們麵子上也不好看。若是報了反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馮三保一介反賊自然也沒有想過在朝廷裏表功,且這仗本來是何明指揮。他自然聽命。

“我這次冒險回宮,所圖是一件大事,若此事成功反清複明指日可待。”何明語重心長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馮三保連忙道:“您老人家身份已經暴露,再回宮怕是……”

未等他說完,何明不由歎了口氣,沉聲道:“我區區一條性命,若能為反清複明大計做一點貢獻,死也是值得。”

馮三保聽他所言,心中不由一陣激動。如此英雄氣概,舍生忘死,恐怕隻有陳總舵主了。不由拜倒在地,幾乎哽咽道:“總舵主此去凶險萬分,屬下隻有一事相求,求您把小貞帶在身邊,也好有個照應。”

話已至此,何明若是再不同意反倒是矯情了。又囑托了幾句。卻聽馬蹄聲傳來,一隊步兵統領衙門的騎兵飛馳而來,瞬間就驅散了來篩土的百姓。

宮友道擋在何明身前,高聲問道:“來著何人?”

馬隊打頭一名穿六品武官官服的人便勒馬回道:“總管內務府大臣寶鋆,寶大人到了,你是何人?”

宮友道隻是一抱拳道:“禦前一等侍衛宮友道,奉旨公幹。”

說完,才見一個長相清瘦端正的二品文官拍馬到了近前。見了宮友道便下了馬抱拳道:“原來是宮大人。在此是何公幹?”

作為唯一的漢族禦前侍衛,宮友道的名號還是很響亮的。況且又是皇帝近臣自然也沒有外臣在他麵前擺架子的道理。宮友道連忙拱手道:“不敢。下官奉旨辦差,來圓明園迎玫妃娘娘和二阿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