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叱吒風雲(2 / 2)

吳書記就跟真的一樣,一會問一問攤販們價格,一會有親切的和賣糧戶交談兩句,而宣傳部的幾個小幹事就有事幹了,他們像專業攝影師一樣,尋找著各種角度不斷的按動照相機的快門,每當吳書記在蹲下和攤販們交談的時候,他們都會單膝著地,一絲不苟的照下吳書記那春風般的笑容。

華子建就有意落後兩步,這個時候他是沒有興致和吳書記搶鏡頭的,他一邊走路,一邊思考著辦公室桌上放置的那一份城建規劃報告,報告是按他的意思撰寫的,他希望在下一次常委會上,把自己對洋河縣未來的旅遊發展構想給與會的常委做個報告,一改過去洋河縣靠天吃飯,農業偏重的局麵。

這樣轉了一會,他們就來到了市場管理辦公室,吳書記今天看起來精神不錯,他就要求要給大家開個小會,講上幾句。

華子建自然是不能表示反對了,他慣例而自覺地坐在吳書記的旁邊,神態必恭地聽吳書記的重要講話,但不多時,華子建就感到昏昏欲睡。

因為從工作以來,他和普遍的人們都發現這樣的一條真理:領導們講的,特別是在可有無也可無的務虛會議上的所謂重要講話,其實就是人們普遍的,而早就都知道的道理!

堂皇的內容和振振的說辭,不外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建立領導長效機製,層層抓緊、精心組織,確保措施落實....”

或者“加強、改進、充分、體現”....等這些模棱兩可、似是而非、雲天霧裏,或者不置可否、不著邊際的話。

這些,因為是工作布置,略嫌還可理解,頭痛的是職業教育或道德引導,那些翻來覆去卻千篇一律的說法,才讓人無法容忍,而中國任何機關和組織,最有興味的,也是領導們最熱衷的,恰好就是這些聽來無比嚴肅,內容卻千篇一律的東西,在追逐生產力的時代,這又算一種變異的怪胎。

看來,文化的深奧和人性的狡猾注定了中國的民眾的極其寬厚和忍耐,也顯示出無盡的善良和忍耐,俏皮一點地說,千百年來,老百姓對待官員就宛然老人對孩童一般,抱了讓人無法理喻的包容態度,由他們瞎扯去吧,也由他們隨意揮霍時光、精力和錢財去吧,而不會覺得些許的挽留和歎息。

說到底,這就是一種詭異深邃的社會生態和人群!就這樣,到底還是把華子建的一個上午就浪費掉了,華子建暗自歎息著,早知道他要檢查,今天自己就一大早到鄉下去,也比陪著吳書記舒服。

這裏結束了,宣傳部長孟思濤和半道上趕過來的農業局的馬局長,都說要請大家一次話坐坐,吃個飯。

吳書記大概是解決了兒子那事情,心情很好,而且關鍵的還是,大家聚在一起,圖個熱鬧、求個氣氛,也是一種相互增進感情的需要,他就答應了,一行人就到“翔龍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