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對於心理和生理都處於變化中的十幾歲女孩來說既充滿了誘惑也充滿了危機:時髦的衣服、帥氣的男孩、身體上某些部位的明顯變化、心理上的絲絲異動、涉世之初的懵懂、可能遭遇的種種陷阱與危險……
然而,這一切的變化與誘惑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做父母的心,尤其對母親而言,女兒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絲喜悅或者是一抹愁雲,都會讓母親高度敏感,高度關注,也高度擔憂。
曾經聽一位母親這樣說:“我的女兒,我首先希望她能健康地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發生這樣那樣的意外,給她的心靈造成陰影,這我就放心了。至於她的學習和將來,那要看她的能力,我們不強求,隻要她安全、幸福,我也就知足了。”而一位母親卻是這樣說的:“我的女兒,我要天天接送她上下學,不能讓她有一點閃失。對於女孩子來說,安全是第一位的。”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可見家長們對女兒的安危是多麼緊張。
實際上,更多的家長關心的是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生活環境及良好的心態,如何讓他們在健康的軌道上行駛、在他們偏離軌道時給以糾正,然後才能談到如何成為更優秀的人,成為社會上的精英。而相對於男孩而言,女孩作為弱勢群體,更容易出問題、更容易吃虧,因此也更令父母擔心。所以,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使她們的成長之路能夠順順利利,這對父母們來說是最大的安慰,這已足夠。
如今,市上琳琅滿目的家教書籍讓家長們眼花繚亂,卻難明所以,覺得哪本都有道理,可對於自己關注的問題卻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麵,總是說得那麼含蓄,讓人覺得意猶未盡,有點隔靴搔癢的感覺。不然就是告訴家們如何將自己的女兒打造成精英、淑女,如何讓女兒更優秀。誠然,這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望,但是,保障女兒更優秀、更出眾的前提是什麼呢?那一定是她們的安全,她們的健康--包括身體的健康與心理的健康,隻有具備了這一切,才有可能談到如何成為一個出類拔萃之人。
為了滿足媽媽們的需求,滿足女兒健康成長的願望,我們從媽媽的角度出發,想女孩之所想,解女孩之所惑,讓女孩們的成長之路能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健康。對於女兒的成長困惑,相信媽媽是更有發言權的,畢竟她們也是從女孩演變為母親的,對女兒的心思、困惑也更能做到心有靈犀,更能從女孩的角度為她們答疑解惑。而這些問題,有時爸爸是愛莫能助或者不方便解答的。
所以,媽媽應當在家庭教育中充當好女兒的家庭老師,幫助她們完善自己的人格,遠離生活中的危險,遠離不良誘惑,使她們的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一帆風順,走得健康有力。
我們精心編撰的這本《女兒不懂,媽媽要說》,希望能成為所有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們的一份貼心“禮物”,希望女孩們在母親的精心嗬護下能夠健康、快樂地度過青春期的每一天,走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