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要有大動作(1 / 2)

在所有常委中,市委書記和市委秘書長的關係是最特別的。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果市委書記算是一個市的主子的話,那麼,秘書長就是大管家。所以,秘書長都是一把手的親信。如果不是一把手的親信,那麼,毫無疑問的是這個秘書長是當不長久的。所以,秘書長看上去沒有多少實權,實際上,秘書長卻可以借勢,借誰的勢?當然是借書記的勢。因此,秘書長這個位置就很特別,很多時候,他說的話,你是分不清是代表了他本人的意思呢?還是代表了市委書記的意思?所以,在常委中,馮春波的排名雖然是比較靠後的,但是其他常委對他卻都是親熱有加,即便是以前對馮春波看法不好的新任市長許誌剛,見到馮春波時,態度也有了很大的好轉。雖然許誌剛的心裏依然對馮春波不太感冒,但是表麵上卻是好了許多的。

因為當了秘書長,馮春波與錢偉振接觸的機會就比較多。雖然在當秘書長之前,馮春波就已經是市委常委了,但是他的實職卻是原平縣縣委書記,他不能經常出現在市委大樓。現在,他真正成了這座辦公大樓裏的人,並且還是這座大樓的大管家。湖城市委和市政府在一座大樓上辦公,市委有一個秘書長,是市委這邊的大管家。市政府也有一個秘書長,是市政府那邊的大管家。但是,當兩家在一座大樓上的時候,市委秘書長是市委常委,比市府秘書長要大許多。因此,這座大樓的大管家就是馮春波,市府秘書長任希雲隻能算是這座大樓的二管家。馮春波要想當好這個大管家,就必須盡快的熟悉這座大樓裏的一切。其實,他真正需要觀察和研究的就是那些常委們。當然,還有一件事,那就是他必須要密切注意有哪些人經常到錢偉振的辦公室去。幾乎每天都要到錢偉振的辦公室去幾趟,去的多了,他就發現了。常委們中,到錢偉振那兒去的,除了他這個秘書長之外,還有幾個人去的也比較勤。一個是市委副書記陳峰波,一個是組織部長馬其虎。這兩個人去的比較勤,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倆的工作都是必須要經常向錢偉振請示的。但是另外兩個人經常過來就不會完全是因為工作了。一個是常務副市長韓平軍,另一個是新任紀委書記喬夢波。這兩個人中,韓平軍經常過來,馮春波是理解的,畢竟韓平軍曾經給錢偉振當過多年的副手,兩個人的關係也很不錯。在錢偉振在當市長的時候,韓平軍就肯定經常到他那兒去。現在,錢偉振當了書記,他依然走得比較近,這很自然。說不定,為了不引起許誌剛的猜疑,韓平軍這還是有意少來了呢。

喬夢波到錢偉振的辦公室比較勤,就讓馮春波感到奇怪了。喬夢波是黎平任市委書記時的市委秘書長,雖然馮春波沒有聽說過黎平和錢偉振鬧過什麼矛盾。但是,書記和市長的關係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親密無間的。他們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是互相製衡的關係。能夠維持表麵上的平靜就已經不錯了。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黎平走了,喬夢波這個秘書長就成了紀委書記。表麵上看來,他在常委中的排名比過去靠前了,但是說話的分量卻明顯不如以前了。按照常理,喬夢波是不太可能經常到錢偉振這兒來的,即便是他想改善與錢偉振的關係,錢偉振也不一定會給他這個機會。可是,喬夢波卻經常過來,並且每次來,待的時間都比較長,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一天,馮春波要到錢偉振那兒去請示工作,他先給錢偉振的秘書鍾雲劍打了一個電話,鍾雲劍說是紀委喬書記在那兒。馮春波“哦”了一聲,隨口說:“喬書記是剛去還是很快就要走了?”按說,這種話是不能隨便問的,馮春波當過多年秘書,當然懂得秘書的紀律。如果是其他常委這麼問,是犯忌諱的。即便是你問了,鍾雲劍也不一定會告訴你。但是,馮春波不同,他是市委秘書長,從理論上來說,就連市委書記錢偉振的活動日程安排都是由他這個秘書長來安排的。他是有權利這麼問一下的。更何況,在理論上來說,他是鍾雲劍的頂頭上司。

鍾雲劍顯然沒想到馮春波會這麼問,他隻是略一遲疑,還沒等他說話,電話那頭,馮春波好想知道他會遲疑,又加了一句:“我這兒有件事還挺急的。”鍾雲劍趕緊說:“秘書長,喬書記剛進去沒幾分鍾,喬書記一走,我立刻告訴您。”

掛了電話,馮春波看了一下表,時間是8點43分,9點半,錢偉振還要參加一個活動。到達會場需要約10分鍾,也就是說,最遲9點15分就得往會場趕。如果不是因手頭還有點急事,他就不會事先給鍾雲劍打電話,而是直接過去請示了。以前他幾乎都是這樣,如果錢偉振忙著,他就在辦公室外間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