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父母口口聲聲要求孩子“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可是,自己卻沉迷在電視中,這怎麼能讓孩子心服口服呢?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一個小孩子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孩子的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有的父母口口聲聲要求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可是,自己卻沉迷在電視中,這怎麼能讓孩子心服口服呢?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父母的習慣對孩子影響很大,孩子的不少習慣是潛移默化地直接從父母那裏“移植”或“拷貝”過來的。
父母熱愛學習,把讀書學習作為業餘生活的最大愛好,把談論學習作為家庭的重要話題,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會自覺地模仿父母認真學習。
另外,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為孩子的學習創造安靜的、無噪音的學習環境。想要孩子安心學習,家長首先自己要安下心來。家長必須明白,良好的學習是以一個安靜的、無噪音的、不受幹擾的學習環境為條件的。
因此,為了孩子的學習,家長應該善於節製自己,應該作出點犧牲,要想方設法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在孩子學習時不要打撲克、打麻將;在孩子學習時不要大聲開電視、收音機、錄音機;在孩子學習時不要幹擾孩子,要讓孩子能夠主動地學習,家庭也要有一個濃厚的愛學習、求上進的氣氛。
家中一定要有書香氣。有一個孩子不喜歡寫作文,可是,他的媽媽是一位專欄作家。每天,媽媽都要寫一些東西,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也開始變得喜歡寫作了。甚至,還要和媽媽比賽誰寫得快,誰寫得好。
孩子的作文進步神速,居然在半年的時間內,在各種各樣的小學生刊物上發表了十多篇文章,而且,孩子的成績也提高很多。可見,家長的學習興趣,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間接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父母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隻要孩子一學習,父母就不要看電視、不聽錄音,陪著孩子學習到很晚。孩子看到父母每天都埋頭讀書學習,非常專心,自己也會主動埋頭讀書。
父母能夠主動學習了,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孩子也就會慢慢地喜歡學習的,從而變得積極、主動,再也不要父母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