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楚帝的選擇(2 / 2)

劉一水早知我會如此說,冷哼一聲讓一旁的小吏拿出一張宣紙讀了一起來,讀罷劉一水問道:“此詞可是你所做?”

“正是草民所作。不知有何不妥”刑部這次是公開審理,一些看熱鬧的百姓站在公堂之外,想要置我於死地還要公開審理,真是愚蠢之極。

劉一水見我承認,心中大喜。繼續裝作氣憤的模樣,反問道:“何罪之有?你寫這反詩還敢問我何罪之有?”

我微微一笑:“大人,這命名一首抒發愛恨別離的詞,何來詩一說?”

圍觀的百姓雖然大多不同文采卻也未曾從詞中聽到任何謀反之意,皆是一頭霧水。

“哼哼”劉一水冷哼一聲解釋道:“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分明是在說當今大楚的水患與兵亂。胭脂淚、相留醉是暗諷當今朝廷隻知道聲色犬馬,無心無力。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根本就是希望有一股勢力能夠取代當今朝廷,還說不是反詩?”|

此事皇宮之中參與議事的官員正分成兩撥據理力爭,都試圖說服正慵懶著看一張卷軸的皇帝。

“殿下,薑家世代效忠朝廷。薑敘的祖父薑尚更是以死殉國,萬萬殺不得啊!”說話的是一個老臣子,曾經是我祖父的舊部。

“殿下,薑家世代效忠,不代表薑敘也是忠臣。此人三年來不知所終,突然回到京城,又做了這樣一首詞,不可姑息啊。”說話的禮部一名官員,顯然收了姚錯的指使。

李元哲看到皇帝毫無表情,站了出來說到:“昨天我也參加了姚大人的夜宴,更參加了當日的文會,薑公子隻是抒發當時秦淮景色的感懷,絕對沒有謀反之意,請殿下三思。”

“哼,借景抒情。老夫到覺得他確實是想借著秦淮河的美景,抒發自己的不忠之心,迷惑天下士子。他薑家之人,口舌曆來伶俐,不可信也”說話的是當初在科舉時刁難我的老臣子。

“哼,你也曾是薑尚書的學生,今日竟然如此出言侮辱薑家,我看到是你有亂倫常。”這次站出來的我那文武雙全的三哥。

“寫的好,看來我沒有點錯,這個薑敘果然是狀元之才。”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都不敢在出聲了。說話的正是當今楚帝,手裏捧著的是我《相見歡》。

李元哲等人看皇帝如此一說,都暗自鬆了一口氣,以為我定然無虞。

可就在這時,皇帝身邊一個老邁的身影附耳於殿下,小聲的說著什麼。

全天下能夠在議事時距離皇帝如此之近的隻有兩人,一個是司禮太監,一個便是此人:大楚宰相秦守權。

皇帝仔細聆聽著秦守權的話,臉色逐漸變得更加難看。隻見說完話的秦守權立刻站在一邊,好像自己從未說過什麼,皇帝的臉色卻變得更加陰冷。

“哼,如此才華之人如若叛國更加可怕,立刻傳詔刑部劉一水,判薑敘叛國之罪,剝奪其今科狀元的身份,明日午時遊街斬首示眾。”皇帝的突然轉變讓以為穩超勝券的李元哲等人心中大驚,想要上前勸阻。

“哼,誰若再意圖勸朕,與其同罪。”沒等李元哲等人做出反應,楚帝已經拂袖而去。隻剩下不知所雲的滿朝文武楞在那裏。

楚國的皇帝不會想到,二十年後我會終究會踏入這金鑾殿上,在這裏用薑家人世代相傳的口才,迫使他的兒子做出投降的決定。而那個冷眼看著他拂袖而去的李元哲,會在二十年在南京城接過楚國的亡國之印,建立新的世界。

這是我給這個破敗的大楚國最後的機會,楚帝和他權臣們眼睜睜的看著機會溜走,吹響了楚國最後的亡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