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所料,我相信誌得意滿而且主力部隊尚未歸位的鄭國將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然而,混混帶給我們所有關於驚喜的想象都僅限於此。因為,他突然看見路邊站著一位美女,於是臨時起意,決定劫個色先。
宋國的思路大抵比混混高明不到哪裏去,聯軍甫一攻入鄭國,宋國就開始神經錯亂了,它交給蔡國一個任務,分兵攻打戴國。
戴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彈丸小國,曆史上關於它的記載很少,隻知道大致處於宋、鄭之間靠近宋國的位置。因為宋國和鄭國平日裏互相較勁,所以戴國身不由己地成為了兩國都想控製的前沿陣地。
這不,宋國預判本輪形勢占優,就準備順便把戴國收了。
蔡國原打算跟隨聯軍大部隊直搗新鄭,根本就不願意到跟自己風馬牛不相及的勞什子戴國作戰,因此對宋國的安排相當抵觸,雙方一度鬧得挺不愉快。
不過,蔡國最終不想就此和宋國分道揚鑣,還是耐著性子奔戴國而去。於是,鄭國還未出手,聯軍投往鄭國方向的軍力就被自行分流了一部分。
當然,如果宋國從現在開始中規中矩,別出什麼新的岔子,以宋、衛聯軍的實力,依然可以痛擊鄭國。
隻是,宋國有這麼個特點,那就是最好不要以常理度之。
戴國人窮誌氣高,見蔡國無緣無故地欺上門來,反而血性爆發,軍民團結一心,把蔡軍頂在城外動彈不得。
腦筋秀逗的宋國也不分主次矛盾,一看蔡軍這邊急切不能得手,就使出了本次軍事行動中最屎的一記招數——暫停攻打鄭國,帶著衛軍折師向戴。
話說誌氣這東西終究不能當飯吃,戴國到底寡不敵眾,很快就被聯軍拿下,可是鄭軍也藉由這點寶貴的時間,迅速完成了集結。
8月8日,形勢急轉直下,鄭莊公率領精銳之師直奔戴國,將三國聯軍鐵桶般團團包圍了起來。
蔡國人忽然發現,自己先前對宋國要求分兵攻打戴國命令的種種抗拒,此時此刻看起來是多麼的神武英明啊!可惜,現在說什麼都來不及了……去你娘的宋國,老子不跟你玩了!
由於聯軍內部不和,鬥誌渙散,根本形不成像樣的戰鬥力,所以才過了區區一天,鄭軍就摧城拔寨,非但控製了戴國,而且搞得三國聯軍血本無歸。
此役過後,鄭國再接再厲,先是於9月攻入宋國,接著在入冬後聯合齊國攻擊了不聽征召的郕國,並於公元前712年夏與魯隱公在郲地商討了攻擊許國的事宜。
許國是鄭國南下戰略中覬覦已久的目標,之前因為受到宋國的牽製,鄭國始終無法令許國俯首帖耳。但是這一回,情況不同了,宋國在鄭國接二連三的打擊下,已經自顧不暇,許國的死活,它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5月24日,鄭莊公在祖廟內發放武器,為攻打許國做準備。那年頭武器都是儲藏在祖廟裏,遇戰事才分發到將士手中,而且打完了還要收繳回來的。這本是個按規定走的流程,不料中途發生了一段小插曲,大夫潁考叔和公室子弟公孫閼為獲取一輛兵車發生了爭執。
潁考叔我們見識過,就是設計使得鄭莊公母子黃泉相見的那位。
公孫閼,字子都,鄭國的頭號美男。在春秋那個信息交互極端困難的年代,公孫閼硬是憑著無以倫比的英俊相貌而成為了全民偶像。
注意,所謂的“全民”不是指鄭國人民,而是指周王朝人民,興許還包括蠻夷狄戎或其他未知人種。不信是吧?請欣賞詩節選二段。
選段一:“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引自《詩經?鄭風》。《詩經》被尊為儒家經典,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別說你不知道哈!
詩句轉化成劇本大概就是說:“一個少女本來跟某帥哥有個美麗的約會,她等啊等等啊等,等到小草發芽了,青蛙叫春了,野貓打架了,狗熊懷孕了,母雞孵崽了,遠遠的白馬王子也來了。可走近一看,竟然是唐僧,少女瞬間崩潰,立倒不起……”
在這首詩裏,“子都”被用作了帥哥的代名詞,當然這隻是我的以為,也不排除該花癡女在那裏做白日夢,就是幻想著與子都約會,為此不惜從早到晚地傻等,最後所獲非人,巨大的失落感讓她痛不欲生。
選段二:“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引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被稱為“亞聖”,他的眼光也用不著懷疑吧?詩句的意思就是說:“全天下都知道子都的英俊美麗,不知道的人除非是瞎子。”
公孫閼的花樣美男身份就此確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對於公孫閼這樣的尤物,可以說有天然的認同感。
然而,我也經常聽說另外一句話,那就是“美如天仙,狠如蛇蠍”,長得太美,總覺得有點不正常,還是小心接觸為好。
潁考叔大概忌憚對方乃宗室貴胄,不想當麵發生衝突,可又不甘心將兵車拱手讓出,情急之下,拉起尚未套馬的兵車飛奔而走。
公孫閼素以貌美見稱,但也端的是員悍將,竟然隨手抄起一把戟大呼小叫地追了出去。一直追到大路上,拽著兵車的潁考叔兀自朝氣蓬勃,興致盎然,絲毫沒有減速的跡象。公孫閼望塵莫及,隻得恨恨而退。
祖廟發生的這一幕,鄭莊公並沒有引起重視,他大概覺得大家都是赳赳武夫,多點悍勇並非壞事,打仗不就是講究個奮勇爭先嗎?
7月1日,鄭莊公、齊僖公和魯隱公率大軍在許國都城下展開圍攻。
許莊公雖然隻是個男爵級別的幹部,但也具備困獸猶鬥的普遍特征,一頓王八拳使出去,聯軍一時半會倒也拿它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