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慶和方牧的死,對有熊不僅不是一種打擊,相反還是一種激勵,讓人看到了熊城統治者的手段,看到了新任太陽的手段和大總管軒轅的手段,隻有他們才能使諸如蘭慶和方牧這等謀反的絕世高手死於無聲無息。這也表明鳳妮和軒轅有能力應付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人可以對有熊族不忠,同時也更表明了軒轅和鳳妮對鞏固有熊力量的決心,如蘭慶和方牧這樣的有熊重臣也毫不猶豫地除掉,這一切自然是足以振奮軍心,穩定民心。
壬城和辛城兩大城主的位置立刻由蘭慶和方牧兩人的副手接任,兩城中的軍心也迅速被穩定。蘭慶和方牧的家人全都解返熊城,交由宗廟處理。
有熊曆法是無情的,對待叛徒從不會輕恕,鳳妮卻在這兩日抱病,有人懷疑是因為蘭慶和方牧的事氣病了鳳妮,有人也認為太陽是心疼兩位重臣的去世才會抱病,總之各種說法皆不一致。不過,第十一代太陽鳳妮病了卻是不爭的事實。許多本該她主持的大事,都由元貞長老和大祭司吳回主持,卻並未見到大總管軒轅現身。
吳回隨創世多年,對於族中主祭之事並不陌生,事實上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擔這一職位,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雖然吳回與創世相比,權利減小了許多,但其地位也極為尊崇。
也有人說大總管去訓練山海戰士了,知情者卻都明白,軒轅此次乃是去麵對鬼方,將與鬼方交換人質,以鬼三交換一個女人,而以刑天的兩個神將交換大批的貨物,這是一筆很大的交易,或許還不僅於此,更會是一場征戰。
沒有人會預估結果,也沒有人知道將可能發生什麼事情,但這一定會是一個讓人期待的典故,它或許會平淡而過,抑或驚天動地。每個人都會期待著,祝福著,因為這將是發生在最讓人矚目的年輕英雄、有熊族軍事大總管軒轅身上的一場風暴。
隻要是有關於軒轅的事,有熊人就有興趣知道,隻因軒轅本身就是一個謎!
涿鹿,晨霧彌漫,氣候甚寒,立冬之日,北方猶未下雪,但已有霜凍之狀。
東方的太陽足有三竿之高,但那溫和的光芒卻似乎無法驅散晨霧,自霧色之中看去,太陽呈現出通紅的色澤,猶如一個燃燒的火盤。
霧色在近午時之際才慢慢散去,但整個涿鹿如同掛著一層輕紗,給若隱若現的森林和坡地倒也平添了幾分朦朧的美。
驚碎涿鹿寧靜的是一串馬蹄之聲,涿鹿的地形並不是很複雜,但卻並不像有熊之地那般平整,而是由一堆堆丘陵所組成,再順一道河穀而形成的狹地。相對來說,地勢也還算平坦。
鶴丘之頂,數十騎收緊馬韁,迎日而立,勢態昂揚,正是軒轅、花戰諸人,在軒轅馬隊之後仍有數十騎戰鹿,數十名驅車的戰士,整隊人馬一百五十餘眾,人人精神抖擻,目眺遠方。
遠方,有一陣塵土高揚而至,蹄聲使地麵有節奏地震蕩著,是鬼方的高手來臨。
軒轅的嘴角邊逸出了一絲笑意,他知道,對方終於來了。他有些期待又有些心酸,不知是因為誰。
或許是因為蛟幽。“她現在還好嗎?她是否已經改變了許多呢?”軒轅心中想著。事實上,他所想的並不隻有這些,還有蛟幽昔日的一顰一笑……
青天和火烈緊跟在軒轅的身後,柔水和劍奴則分立軒轅的左右。葉皇沒來,或者是因為他根本就不必來吧。
軒轅表麵看上去似乎有些疲憊,或許是因為他這幾日所想的問題實在太多的緣故吧。
軒轅的身前有兩名金穗劍士和兩名君子國的劍手一字排開。
每一個人都是全副武裝,長槍、大弓、重刀、堅盾。當然,這一些並非全都背在身上,長槍在馬背或鹿背的橫鉤之上,大弓則在肩上,重刀插於腰間,堅盾在手中。人人小腿之處更紮有兩柄小刀,右手持長劍。每個人的裝備都像是一支軍隊。
當然,如軒轅、火烈這樣的人並不需要堅盾,但他們並不介意其他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