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腦右腦開發全案
要想寶寶的左右腦得到均衡的發育,不僅僅需要關注寶寶的各項技能的開發和鍛煉,還需要從寶寶的營養入手。營養不僅關乎寶寶的身體健康,還關乎寶寶的智力發育。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既聰明又健康,因此,為了給寶寶大腦提供充足的營養和動力,我們一定要關注寶寶的“小餐桌”,讓寶寶的餐桌上也閃爍出智慧的亮點。
(第一節)
寶寶營養關乎智力
關注寶寶的營養
智力發展的基礎是大腦,在寶寶出生後至3歲之前是腦部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能否給寶寶提供充足、均衡的營養,決定了寶寶腦部功能是否健全,進而決定了寶寶的智力是否優良。
智力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大腦
寶寶智力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大腦。一個人的聰明程度由大腦許多部位的發育特征決定著。最關鍵的當數大腦皮層,它是人們進行思考和邏輯推理的部位,有多個腦葉,分別接受著語言、思考、記憶、觸覺、聽覺、視覺等信息。
童年時期,人的大腦皮層逐漸變厚,而到了成年時期,大腦皮層逐漸變薄。這說明童年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此外,由於大腦的發育具有不可逆轉性,如果父母在這一時期忽略了寶寶的營養而未能及時給予補充,那麼給寶寶在智力上造成的傷害也許會影響寶寶日後的發育,這是以後再努力改善也無法彌補的。
大腦發育的基本條件是營養
蛋白質、脂肪是大腦的主要構成成分,此外,碳水化合物、礦物質以及維生素不僅是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也是大腦發育的基本物質和維持大腦功能所必不可少的保證。這些營養物質能否充分供給,決定了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物質健全程度。
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成分,如果寶寶缺少蛋白質,就會使大腦的腦細胞數目減少,降低大腦酶的含量與活性,從而影響著寶寶大腦的發育;脂肪影響寶寶的神經係統的生長和發育;碳水化合物是寶寶大腦神經細胞活動的熱能來源;礦物質與維生素對腦細胞的功能起著加強作用。
寶寶在出生後,大腦的神經細胞很快就會增加到所需的數目。如果寶寶在此期間的飲食缺乏營養,那麼對大腦造成的傷害也就最大。腦細胞缺乏的時間越早,損害也越大,其對於寶寶一生的智力將有持續性的影響。因此,父母一定要關注寶寶的營養供給,為寶寶的大腦發育和智力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寶寶的營養與免疫力
人體80%的疾病與免疫力有關,也許父母都注意到了,體質差、虛弱的寶寶很容易生病,而營養充足的寶寶就會很健康,這是因為免疫力與飲食營養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要想減少病菌對寶寶的傷害,除了幫助寶寶建立外在的抵抗病菌的良好環境,更應該注重培養寶寶強大的內在免疫力。這樣就算不小心感染了病菌,寶寶體內也有能量來盡快恢複健康。
看來,寶寶要想有足夠的抗體,還是要靠“吃”。新生的寶寶主要食用母乳,這是最好的營養來源。事實證明,食用母乳的寶寶對感染病菌的抵抗力要強於人工喂養的寶寶。添加輔食後,父母在寶寶的食譜上就要注意了,在遵循均衡膳食原則的同時,還要給寶寶添加富含免疫成分的食品。
蛋白質參與製造免疫相關的抗體;核苷酸是體內供應能量的主力軍;維生素A增強各組織表層的抗病能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發生;胡蘿卜素能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C是最好的抗生素,能預防感染,抑製細菌的生長,消除病毒、病菌的毒性,對身體還有加速複原的作用;維生素E能增加抗體,清除病毒和細菌;鋅可以直接抑製病毒增殖;充足的鐵可以加強免疫功能,維持體內淋巴細胞數量與質量的穩定;食物中的多糖類物質,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因此,如果想讓寶寶健康地發育,頭腦更加聰慧,就應該關注寶寶的營養,均衡飲食。盡量讓寶寶遠離各種疾病的困擾,讓寶寶的大腦處於一個良好的發育狀態,這樣更加有利於寶寶左右腦的健康發育。
科學飲食鑄就聰明寶寶
萬物皆有規則,營養更是如此。寶寶不僅要吃得好,更應該吃得對。這需要父母首先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學好科學飲食,均衡營養這門功課,按照正確的科學營養知識給寶寶配餐,使寶寶更加茁壯地成長,更加聰明。
寶寶的飲食原則
寶寶科學的飲食原則是營養均衡、種類全麵、定時定量,同時還要注意飲食中要少鹽、低糖,並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寶寶的體格健壯,頭腦聰慧。
營養不可攝取過少
如果寶寶有充分的營養,這些營養便可以為寶寶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礎,包括智力、體力和免疫力等。反之,營養不良非但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對寶寶的智力、骨骼、性格等方麵也有著不容小視的深遠影響。比如,出現逐漸消瘦、精神萎靡、神經衰弱、皮膚幹燥、骨骼肌退化、機體抵抗力低、容易成為傳染病的易感者等。
雖然3歲以下寶寶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同於成人,但一些父母常會為寶寶準備簡單的、類似成人的食物,而忽略為寶寶準備適合他們的食物。加上一些父母工作繁忙,無法仔細照料寶寶,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導致寶寶營養不均衡或營養攝取過少,從而影響了寶寶大腦智力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