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永鏘:視頻空間的“老男孩”(1 / 3)

古永鏘:視頻空間的“老男孩”

環球經營人物

作者:張銳

在創業江湖裏摸爬滾打,古永鏘盡情體驗著職場身份精彩切換所賦予的成長快感;在資本市場中長袖善舞,古永鏘愉悅分享著商業智慧激情迸發所創造的饕餮盛宴;在倥傯硝煙下縱橫捭闔,古永鏘沉穩收獲著製勝謀略輕盈漫卷所鋪展的全新天地;在管理高台上輕歌曼舞,古永鏘巧妙采摘著組織能量豐滿凝聚所結下的累累果實。腳踩網絡視頻的超級航母,手持數十億美元的龐大資產,古永鏘展現出的不僅僅是迎戰群雄的商業膽量,還有不執兵刃的商業特質,以及海納百川的商業情懷。

海外留學的日子

1980年,離開出生地香港去澳洲留學時,古永鏘隻有14歲,當時香港流行小留學生。當父親問及古永鏘想到哪兒留學時,古永鏘脫口而出選擇了澳洲,畢竟對於這塊陌生大陸的認知,之前古永鏘已經從地理書上獲取了片段畫麵:藍天綠草,海浪拍岸,一望平川。古永鏘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天是父親陪同著自己登上前往澳洲的飛機的。暢想著即將達到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新國度,古永鏘說當時心中充滿著說不出的好奇與期待。

但結果並沒有之前設想的那麼美好。到達澳洲後,古永鏘發現學校並不在海邊,而是坐落在從悉尼坐火車至少需要三個小時的一個小鎮上。不久古永鏘就發現,在這所兩三百人的學校裏,周圍沒有一個中國人,亞洲人就三個,除此之外全部是白人。置身於這樣一個完全陌生且文化差異巨大的環境中,古永鏘開始感到有些失落。

所幸的是,學習並沒有古永鏘原來想象地那樣緊張,而且後來在全班學生成績排名中,古永鏘總是名列前茅。得益於此,古永鏘期間被允許跳了一級。高中畢業後,古永鏘考進了新南威爾士大學學化工。然而,也許受父親是一個工程師的影響,古永鏘自中學時開始就特別喜歡工科,也想像父親那樣當一名工程師。因此,對於大學時期所學的化工專業,古永鏘總是提不起任何興趣,以致每次在3個小時的化學實驗課上,古永鏘都是前半個小時和最後半個小時在,中間的時間都跑去酒吧和人聊天。

大二的時候,父母決定移民到美國,古永鏘也順勢提前結束了在澳洲的學業,並與父母一起來到了美國。然而,令曆來學習成績優異的古永鏘沒有想到的是,當自己報考了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專業時,竟然兩次落榜。此時,包括父母在內的很多人建議古永鏘改報其他普通的學校,但古永鏘就是不認輸,決意第三次參加考試,結果直接考到伯克利分校三年級學習,而且兩年後古永鏘順利畢業。

大學畢業後古永鏘在國際知名的管理谘詢公司貝恩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但由於本科所學的是經濟學專業,古永鏘在工作中深深感到了管理學知識的缺失,於是,在入職後的第三年,古永鏘永鏘考進了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攻讀MBA。當時,古永鏘與貝恩公司簽訂的合同是,貝恩公司負責承擔古永鏘MBA的學費,古永鏘畢業後回到貝恩公司,而且需要服務滿兩年才能離職。

研二暑期的北京之行改變了古永鏘的命運。那年,古永鏘參加了北京大學的一個培訓班,在班上結識了富國投資的創辦人,二人經常課後扯閑篇和侃大山,雙方感覺十分投緣,因此,當培訓班結束時,麵對著富國投資的熱情邀請,古永鏘作出了到北京工作的決定。然而,離開貝恩就意味著違約,古永鏘必須賠償六萬美元的違約金,而古永鏘當時的全部身家還不到三四萬美元。所幸的是,富國老板答應幫助賠償一部分,古永鏘才得以解圍脫身。

富國集團給古永鏘安排的職務是公司副總裁,主要負責媒體、娛樂及工業項目的篩選與投資。在這個職位上,古永鏘牽頭組建過工業項目,兼任過IT雜誌的總經理,但最讓他記憶猶新的則是兩個項目,一個是參與投資了中國最早的IT垂直網站至頂網,這是一家與CNET和比特網齊名的中國最早的網站,也是富國集團的首個互聯網投資項目,後來被美國媒體集團Cnet收購,富國成功抽身,而自那之後,古永鏘的注意力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互聯網業務。另一個就是當年在京城名噪一時的富國海底世界。為了這個項目,古永鏘看遍了全球最好的水族館,後來這個項目從美國引進版權、從新西蘭學習技術,打破了“人看魚”的傳統模式,中國內地從此有了第一家“魚看人”的海底世界。

離開搜狐之後

與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的相識完全是古永鏘職業生涯的必然。古永鏘進入富國的第五個年頭,那時張朝陽正在富國隔壁的光華產業大廈“製造”搜狐,由於需要融資,張朝陽找到了富國,古永鏘與張朝陽約好在北京國際大飯店一樓咖啡廳見麵洽談。在交談過程過,張朝陽了解到古永鏘參與並熟悉互聯網投資運營,於是非常爽快地說:“古永鏘不要你投資了,你過來吧。”說來也怪,沒有作任何猶豫,古永鏘就向富國遞交了辭呈,受聘出任了搜狐的高級副總裁。

在搜狐,開始的時候古永鏘主要負責融資,也接手過新業務的拓展工作。來到搜狐的第三年,古永鏘就出任首席運營官,負責企業的業務運營與產品銷售,三年之後,張朝陽擢升古永鏘為公司總裁。搜狐的不少老員工至今還記得,在公司最大的會議上,搜狐時期的古永鏘永遠是出現在張朝陽之後的第二人。張朝陽第一個講,古永鏘第二個講;張朝陽永遠講理念,而古永鏘講理念怎樣落地。在古永鏘的協助和親自主刀之下,張朝陽得以將搜狐成功推向納斯達克市場,搜狐也完成了對網遊企業17173等許多場精彩的收購,同時搜狐已然成長為1500多人的大公司。

然而,就在搜狐蒸蒸日上之時,古永鏘卻提出了令張朝陽倍感詫異的辭職請求,而在趙朝陽的苦逼之下,古永鏘給出了離開搜狐的三大理由:一是想陪太太到美國念書;二是長期工作太累,身體吃不消,需要休息一下;三是想重新找一個創業的環境。外界有關古永鏘與張朝陽不睦甚至自立門戶的猜測隨即甚囂塵上,麵對此,古永鏘選擇了沉默,而且幾個月後打起行囊與妻子一道踏上了奔赴美國的行程。

古永鏘的妻子秦瓊當時在道·瓊斯通訊社中國區任職,獲得了到紐約大學媒體管理專業進修一年的指標,這的確給古永鏘製造了一個“陪讀”的機會。不過,來到美國後古永鏘並沒有閑著,而是在最初的3個多月中展開了一場“環球之旅”:從北美的墨西哥到南美的秘魯、阿根廷和烏拉圭;從大洋洲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到非洲的南非和埃及,這趟奢侈而浪漫的旅行至今令他記憶猶新:在墨西哥的碧海裏學習潛水;在秘魯瀏覽高原密林裏神奇的馬丘比丘遺跡;在阿根廷的農場裏看書。旅行也帶給了古永鏘的現場強烈衝動:他希望將一切美輪美奐記錄下來,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然而,當時古永鏘的手中隻有一部相機,留下來的隻能是一些靜止的瞬間影像,根本無法傳達出立體的動感效果。有些失落的古永鏘也突然想到,如果再此創業,能不能做一些與“記錄”相關的事情?

回到美國之後,古永鏘結結實實地讓自己放鬆了一把——上各種網站,看許多大片,按照他後來的說法就是,惡補了好幾季的《24小時》,還有《越獄》。當時youtube和facebook在美國格外紅火,但比較之後,古永鏘覺得youtube更有趣,因為人們可以在Youtube上分享旅遊和各種有趣的視頻,古永鏘也由此強烈感到網絡視頻必將成為互聯網的主流品種,並由此誘發出的商機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