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構築可持續發展“動力源”(2 / 2)

中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山西省國信投資(集團)公司、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共同合資組建的新公司。中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運營投資主體,計劃占地200畝,在經濟區建設我國首家全產業鏈的安防科技產業園區,在我省乃至全國開展安防產品生產製造、監控解決方案、技術產業化合作、係統工程建設等項目,實現技術研發、產品生產、係統集成等安防產業化應用,打造高端產業園區,直接服務我省乃至全國的“天網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設,並將在太原建立“鄧中翰院士工作站”和“企業博士後工作站”。項目總投資額12.9億元,預計年銷售收入達80億元。

日前,太原經濟區被省政府確定為“產業轉型園區”,在綜改十項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實行先行先試,從而加快轉型跨越發展的步伐。未來兩到三年,經濟區將力爭再引進2至3家世界500強企業和一批投資超10億元的項目,推動全區經濟結構徹底轉型,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產業結構配比發展,實現建設一流國家級開發區的宏偉目標。

體製機製創新提供不竭動力

體製機製創新是開發區永恒的主題,也是開發區發展最根本、最持久的動力。百舸爭流、不進則退。在國內開發區優惠政策大同小異、增加優惠政策的餘地逐步減小的今天,深知創新即動力的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及時由政策競爭轉向製度競爭,緊抓山西作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機遇,率先進行自身體製機製創新。

中國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機械製造商、我國機械行業首家進入全球市值500強的上市企業三一重工,前期投資10億元興建的三一太原工業園在太原經濟區正式開工奠基。這便是太原經濟區創新體製機製、構建一流發展軟環境的縮影。長期以來,太原經濟區不斷探索建設集智能運作的效能政府、優勢品牌的投資環境、持續快速的經濟發展、和諧進步的社會氛圍為一體的典範區域和樣板模式。

近年來,經濟區對在財政、建設、招商、企業服務和政府采購等方麵做了規範,使行政效能不斷提高;推進三大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在安全檢測、行政服務和投訴處置等方麵實現智能優化。尤其是經濟區率先在全省開發區導入 ISO9001 和 ISO14001 質量和環境管理體係認證,憑借國際化管理理念,提升和規範管理、服務水平,為入區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環境基礎。高端謀劃——瞄準國家級一流開發區。

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陸續被國家批準為“裝備製造(能源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煤機裝備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並獲批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成為國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屈指可數的擁有3個重要國家級產業基地的開發區之一。

從三一集團前來考察,到三一太原工業園開工建設,再到三一集團計劃未來五年再投資300億元,無不顯示出太原經濟區集聚產業的強大吸引力和內生動力。借著全市率先轉型跨越的東風,太原經濟區著眼高端謀劃,引進了一批高水平、大項目,奏響了一曲麵向全國、麵向國際市場的樂章。

目前,太原經濟區正在形成以三一重工、太重煤機、中煤科工、智奇鐵路裝備、長安重汽等為龍頭的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太原經濟區已被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煤機裝備特色產業基地”,擁有三個國家級研發檢測中心、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六個省級技術中心,形成了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煤機裝備基地,以太原為中心的世界煤機裝備產業基地輪廓初顯。

“十二五”期末,太原經濟區力爭2015年實現科工貿收入1000億元,工業總產值85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260億元,財政總收入50億元。

視野決定未來。瞄準國家級一流開發區,太原經濟區還在“加速度”。在國家級裝備製造(能源裝備)基地快速發展的同時,由富士康科技、中電科技、蒙牛乳業、青島啤酒、亞寶藥業等國際、國內骨幹企業聚集形成的國家級新材料新能源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生物製藥產業基地、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基地齊頭並進。“五大產業基地”蓬勃發展、日益壯大,真正為太原建設一流省會城市和山西轉型跨越“加速度”。